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劳动者走出国门,追寻价值高地。与“中国制造”的商品一样,“中国劳务”也走向了世界。
商务部的资料显示,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事业起步于1978年底。30多年来,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种类不断增加,层次不断提高,所涉及的行业从初始阶段以建筑、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逐步发展到计算机软件开发、飞机维修、工程设计咨询、工程管理等高技术领域。
截至2009年底,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648亿美元;合同额674亿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02万人。
为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海外打工,一些劳务输出大省喊出“派出一人,富裕一家,带动一片,安定一方”的口号。
尽管我国的对外劳务合作蓬勃发展,但也曾被2008年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撞了一下腰”。2009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额74.7亿美元,同比下降1.2%;2009年共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9.5万人,较上年减少3.2万人,同比下降7.5%。两项指标从2002年以来均首次出现下降。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日前发布的《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报告2009-2010》显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欧洲市场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较上年下降五成以上,北美市场也继续呈现下跌趋势。
虽然中国海外劳务军团整体受到冲击,但在危机的洗礼中也涌现出一支“奇兵”——随着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项下外派劳务不降反升。
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外派各类劳务人员394833人次,其中工程项下派出劳务人员214208人次,占全部外派劳务的54.25%。“工程项下派出劳务人员仅包括我国对外承包工程项下外派劳务人员,未包括以纯劳务形式外派的建筑劳务人员,如包括这部分劳务,工程项下劳务占整个劳务外派的比重还将上升。”承包商会会长刁春和说。
刁春和预测,2010年工程项下劳务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不过,随着工程项下外派劳务人员数量的不断增长,劳务纠纷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报告分析,目前我国工程项下劳务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在实际操作中未能按国家有关规定,为劳务人员购买养老、医疗、失业等有关保险;
——现有劳务基地不能满足工程总承包企业用工需求。工程项下所需劳务人员,往往一次要招收几十到几百人不等,劳务基地难以在短时间内按照企业需求,提供具备特定技能的劳务人员;
——世界各国不断收紧签证政策。出于保护本国劳动者利益,各国家和地区正在不断收紧劳工签证政策,特别是对低技能建筑工人的工作许可越来越严。
因此,刁春和认为,工程项下劳务的问题还需通过完善双边劳务协定和制定行业规范;鼓励成建制外派;加强行业协调;发展具有专业建筑特色的培训机构、外派劳务基地;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境外管理;减少普通劳务派出,充分利用当地劳务资源等措施切实保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记者雷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