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割裂之伤
“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如今,追忆失落的乡村成为一种集体乡愁,相关的文章与影视剧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共鸣。在某网站的一项调查中,有67%以上的网民认为,自己的故乡已经“沦陷”了。以家为核心衍生的社会网络,是中国人传统的伦理、道德、风尚建立的基础,没有家就没有了精神的归属。
“对于家乡的记忆,是凝固在物质基础上的共识。而今天高速的人口流动和城市化建设,一定程度上把我们原有的城市和乡村文化破坏了。”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认为,以前我们的城市、城镇、乡村都有着鲜明的本土特点,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其规划和天文地理、生态环境都息息相关,其发展是有生命力和规则的,体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观念;如今,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而城市扩建配套的制度设计和科学整体的规划相对滞后,城市变得更加拥堵和混乱,相当一部分乡村也变得日益颓败和凋零。
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失,使一些传统乡村社会结构趋于瓦解,农村不仅是一个“残缺”的社会,也是一个对青壮年没有吸引力的社会。最近,半月谈记者走访西部一些劳务输出大县发现,农村学校中留守儿童比例低的有30%,高的达70%以上,且平均有两年以上没有见过父母。尤值得注意的是,留守儿童出现了“代际传承”,即留守儿童的孩子仍然是留守儿童。
在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区的山村,记者碰到不少20岁出头、初为人父母的年轻人,怀抱着刚几个月的小孩,他们是过年回乡来照顾孩子的。对于未来,他们说:“最多在家里待一两年,等小孩大点,就留给父母带,然后自己回到城市打工。”
“房子拆了、河水臭了、农田废了,还回去做什么?”大批农民工和他们的家庭,因为制度性因素融不进城市,同时又因生存和发展逐渐远离乡村。这种大规模、长期的家庭分离,几乎已经持续了两代人,并且还将持续下去。两代人在缺乏父母之爱的环境中长大,对于他们心理、性格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实难估量。
大规模流动的浪潮不仅卷走了农村的青壮年,而且让乡村传统道德与价值观发生裂变,割裂着乡土社会的根基。社会学家阎云翔在《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一书中,称这种变化为“父母身份与孝道的世俗化”。他说,当传统文化机制被破坏,孝道观念便失去了文化与社会基础。儿女根据市场经济的新道德观来对待父母,两代人关系更多是一种理性交换,双方必须互相对等地给予。这一点,“最终埋葬了孝道”。
在养老问题上,这一点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过去农村是“养儿防老”,谁要是“孝道有亏”,在乡村的熟人社会中就抬不起头来。但现在“儿”进城了,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回来了。城乡撕裂产生的结果之一,是农村留守老人成为“被遗弃的一代”,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成为“回不去的一代”。
流动的浪潮不可避免,城镇化的进程不可止步,但如何让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城乡文明不至于割裂,在培育新市民文化的同时发育新乡村文明,却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