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场馆水立方竣工在即 设计者揭神秘面纱
2008年1月31日,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经历了四年多的建设之后,将迎来第一次全面的检测,好运北京游泳测试赛将在此举行,这也就意味着水立方将正式竣工并时刻准备着迎接奥运的到来。离检测时间只有20多天的时间了,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对现场进行最后的施工和清理。
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最具标志性的两大建筑之一,鸟巢与水立方比肩而立,形成了天与地、火与水、放射与内敛的和谐对比。
相对于鸟巢的大气阳刚,看似温柔的水立方实际上却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多面体空间钢架结构技术,而最为她添彩的这层外膜,成就她的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构造最复杂、综合技术最全面的膜结构安装工程。
那么面对这些世界罕见的技术难度,四年来,工程师都经历了哪些艰难突破?如果坐在这个晶莹剔透的房子里观看比赛,我们到时候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特殊感觉呢?今天会客厅请进水立方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为你揭开水立方的神秘面纱,敬请关注。
李小萌:欢迎来到《新闻会客厅》。1月31号作为国家游泳馆的水立方将会迎来第一次的测试赛,这个日子对于所有参与到水立方建设当中的人来讲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就请到了水立方的中方总设计师赵小钧,还有这个项目的总工陈蕾,欢迎两位。今天这个模型也来到我们现场,看着这个模型绝对是美伦美焕,看着已经被陈蕾搭建起来那个实物的时候,你的感觉是什么?
赵小钧:感觉很难说,从我们开始把膜往上放,放上去看,那个时候实际上已经有感觉,它来了之后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应当说按我们原来想象的基本实现出来了。
李小萌:百分之多少?
赵小钧:我觉得有95%。
李小萌:还差5%呢。
赵小钧:任何一件事情,完美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李小萌:陈蕾作为施工的总工程师,听到设计师说还差5%,你心里什么感受?
陈 蕾:我想就是因为有点脏吧,干净了就百分之百了。
李小萌:不是施工的问题。
陈 蕾:这个工程还有一个照明系统,我想加上照明之后可能更漂亮一些。
赵小钧:对。
李小萌:因为你们俩分工不同,一个负责设计,一个负责施工,所以整个过程当中哪一个时间点最关键,对你们来讲应该不一样吧?小钧对你来讲是哪一天?
赵小钧:奥运会来那一天吧。
李小萌:放到那么远了,看看陈蕾这一天是不是近一点,你觉得哪天对你来讲是个大日子?
陈 蕾:可以分成有几个阶段吧,第一个阶段是钢结构,这个绝对是这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一天吧,永远记住那一天。
李小萌:钢结构完全搭建好的那一天是吗?
陈蕾:支撑体系卸载的那一天,我想第二个阶段就是我们的竣工,因为目前现场还是很紧张地在忙碌着,而且收边、收角一些活,到1月31号测试赛那会儿,迎来各方真正的验收者,我们自己内部验收是一种感受,他们第一次见到内部的构造观众来说,感受是很重要的。
李小萌:1月31号第一场测试赛,我想象应该陈蕾比小钧更紧张一点对不对?
陈 蕾:是,没错。
李小萌:如果说这一个建筑留给将来,这个建筑业如果说是用遗产来说,哪些方面是比较丰富的?
赵小钧:如果问设计方,还是它最早设计的一种理念,这还是很重要的,因为游泳也好,奥林匹克也好,是人类一种精神上非常好的状态,所以在设计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定义了这个房子是要传递一种快乐,这个快乐跟那些水,跟人是有一种关系的,鸟巢和水立方之间体现了一种环境的和谐,不是张显自我,而是互相的映衬,成就对方,鸟巢在,它可以让水立方看上去更加贴切,水立方在,也可以让鸟巢更加精神,它两个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和谐,这是我们非常想要的。
李小萌:现在从四环路过看的时候有这种感觉,就是这个鸟巢非常阳刚,水立方在这儿就是刚柔相济了,陈蕾说说你的答案。
陈 蕾:我想他说了很多虚幻飘渺的东西。
李小萌:我们做施工的说得实在一点。
陈蕾:对,一定要实在,首先是混凝土,又是什么有形一百年,然后有钢结构,实际上是提升了整个中国钢铁产业了,通过这个奥运会,在国内这种气枕膜没有用过,都是第一次运用,我想从这方面来说,通过我们作为在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以这么说,通过我们制定了第一次这方面的规范,后来者能根据我们的经验教训,能够再往上提高,我认为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水立方因为晶莹剔透的外型,让人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她,而要造出这样的感觉,最重要的一个技术突破就是钢架构。
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膜结构建筑物要数德国慕尼黑的安联体育场,这个在上届世界杯中备受瞩目的体育场,它的外立面由两千多个菱形气枕组成,但是它所需要的钢架构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菱形造型。
水立方因为要造出水分子的感觉,每个气枕都是不规则的多面体,所以需要的钢架构也完全是多维空间的12面体或者14面体,而要搭建这样的钢架构在国内乃至世界上是第一次。
李小萌:说到水立方的施工难度,我想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钢结构,一个就是膜结构,我们先让陈蕾说说钢结构,因为你说了最重要的日子,包括钢结构卸载那天。
陈蕾:我先说一下从施工角度来理解,首先是定位,一共是三万多个杆键,球是9800多个球,每个球都是给了三维坐标点,全部都是表格,我们就开始挠头,如何定位,确实是困扰了我们很长时间实际上。
李小萌:对什么的定位?
陈 蕾:对球的定位,因为安装这个地方,我得准确知道这个东西在哪儿,往哪儿安,因为它全部都是空间的。
李小萌:如果是搭一个传统的房子,就是横的梁,竖的就可以了。
陈 蕾:对,非常简单了。
赵小钧:顺着上去就找到了。
李小萌:肯定有交叉点在这儿,现在因为它不规则,所以不知道在哪儿。
陈蕾:对,不知道在哪儿,有可能在这儿,在这儿,因为他不会画图,他也无法想象出下面点在哪儿,这个确实是当时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李小萌:小钧当时你们出设计方案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将会给施工单位带来多大的困难?
赵小钧:想到过,当时这个方案在开始是不是决定要把它做下去的时候,这都是我们在选择这样一件事情里边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当时能够预感到后边整个的施工会有多么麻烦。
陈蕾:我们一开始想到就是在地面上先做好了一个小模子,在空中再对上,这是最开始的一个出发点,以为这个快,但实际上实施起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变形非常大,控制不了。
李小萌:必须要寻找新的方法?
陈蕾:对。我们实际上是2005年6、7月份就开始试着摸索着,先安着。到7、8月份的时候,就几根上去了,天天看那几根杆发愁,因为它一上去,上去几根之后一焊就变形了,就没法扭转过来,特别发愁。后来我们找到这种散拼,跟火柴棍一样,实际上这个更形象来讲,火柴棍是一个圆脑袋加一个杆,我们这个实际上就是一个球加一个杆这种形态,一开始是几根,每天几根,然后到十几根、几十根,最快的一天是两百多根,这个速度大大加快了。然后就是焊接,我会给你一个数据,我们钢结构的总重量,设计重量,不包括一些订货的量,设计重量是6700吨,所有的连接点都是焊接球接点,全部拿焊条进行熔化之后连接的,光是用焊条的重量是1300多吨,这个比例在任何焊接球网架结构里面不堪想象。
李小萌:这说明焊接需要的工时、人工都要大很多。
陈 蕾:说明这个零件太碎了,只能这么来理解。
赵小钧:就是扎一个盒子的话用的浆糊特别多,肯定就很麻烦。
李小萌:用的浆糊多,焊点多,这个施工质量的保证上就更困难。
陈蕾:对。这个确实对施工企业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像我们这个焊接球接点全部位置都有,对焊工们的考验是非常全面的,光是水平焊都不行,立焊、竖着焊、仰焊、抬头焊,还有转着圈焊,所以全都是手工活,大部分是在现场直接焊的。来源:央视《新闻会客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