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银行业经营状况及风险

2014年03月28日09:0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中国银行业 信用风险 流动性监管 巴塞尔协议

2.流动性风险的新特征

上述分析表明,无论是以贷存比还是流动性比率作为流动性的度量指标,结果都表明目前中国银行业整体流动性良好(见图8),但仍有几方面的特征值得强调。

第一,债务集中偿付可能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流动性压力。过去几年,信贷规模的过快增长导致了较大的偿付压力,且集中在较短期间中。仅以地方政府平台贷款为例,从银监会公布的数据看,偿付高峰集中在2012~2014年,偿付额约占平台贷款余额的35%,其中,2013年的偿付额在1.8万亿元左右,占比接近20%,且有相当部分集中在第四季度。在现金流不足以支持还本付息的情况下,借贷主体的再融资(或展期)需求会有所增加,可能导致银行体系出现暂时性的流动性紧张。

第二,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的特征出现明显变化。特别是近年来,金融创新步伐明显加快,银行业务模式有了较大转变,一是表外业务迅速发展,即通过理财、银信合作、银证合作等一系列方式,将表内资产向表外转移,主要目的在于规避监管,使产品结构渐趋复杂,且信息不透明;二是表内业务结构调整,负债方面,更多地依靠批发性资金来源(主要是同业资金),而在资产配置方面,也有更多资金流向金融市场和同业。

不管上述创新和调整的动机如何,其事实上造成了银行对金融市场的依赖度提高,进而导致了流动性风险特征的转变。与传统存、贷款业务相比,更依赖金融市场的发展模式,尽管有资金成本较低、运用效率较高的优势,但由于市场波动较大,银行的流动性也会更加脆弱,而且,考虑到金融市场参与者众多且信息传递速度较快,也更容易引发系统性动荡。从这点来看,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银行业流动性风险有所提高,而流动性风险的主要表现,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挤兑”,而更多地通过金融市场的波动来体现。

第三,现有流动性监管指标已无法适应银行业务调整的需要。随着银行业务模式的调整,资产、负债日趋多元化,非存款负债和非贷款资产的比重越来越高。此外,表外业务也迅猛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的强制性监管指标(贷存比和流动性比率),已很难反映银行真实的流动性状况。从实际数据也可以看到,在过去几年中,贷存比和流动性比率这两个监管指标已开始出现明显的背离:从贷存比指标来看,2008年以来中国银行业平均流动性水平有所下降;而从流动性比率指标来看,2010年以来中国银行业平均流动性水平呈现上升趋势。

这种背离的状况,说明现有流动性监管指标的有效性已有所下降。而且,更重要的问题是,对不能准确反映银行实际流动性状况的指标(特别是贷存比指标)做出强制性的监管要求,可能会在实践中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形成严重误导,甚至还有可能加剧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金融产品创新的直接目的就是应付特定时点的贷存比考核。这不仅扭曲了正常的经营行为,导致信息不透明和潜在风险的积累,而且,整个行业在特定时点同时增加资金需求,事实上也放大了整个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

第四,货币政策因素(尤其是外汇占款和广义货币增速)对银行流动性有着显著影响,不过两个变量的影响方向正相反。外汇占款增长会提高银行的流动性水平,而广义货币增长则倾向于降低银行的流动性。

上述结论并不难理解。前文提到,银行业作为整体真正可使用的资金是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而在过去十年中,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外汇占款已成为我国基础货币供给最主要的渠道。储备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尽管中央银行运用多种手段进行了对冲,但整体流动性仍然有很大的增加,这也为银行业前期的规模扩张创造了条件。而在广义货币(如M1、M2等)中,除基础货币外,绝大部分是由基础货币创造出的银行存款。在基础货币数量不变(或增速既定)的情况下,更高的广义货币增速,必然意味着更快的信贷扩张,银行的流动性自然也会趋紧。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