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行业特征
进一步,对于公司类贷款来说,投向不同行业的贷款在信用风险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2013年6月,共有7家上市银行披露了其不同行业公司类贷款的不良率数据,具体情况如图4所示。
图4上市银行不同行业贷款不良贷款率情况资料来源:各家银行中报。
从图4可以看到,上市银行不同行业公司类贷款的资产质量存在着很大差异,不良贷款率最高的前3大行业依次为批发零售业、信息技术服业和制造业,平均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6%、2.0%和1.8%。可以看到,这3大行业的平均不良贷款率要远高于其他行业,即使对传统意义上的高风险行业农林牧渔业而言,这几大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也是非常高的。其中,农林牧渔业2013年6月平均不良贷款率仅为0.6%,而除此之外的其他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一般未超过0.6%。从目前情况来看,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一般是银行贷款投向的主要的几大行业,在银行贷款投向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上述结果意味着,当前银行贷款投向的主要行业都面临着相对较高的信用风险,其资产质量情况与其他行业相比令人担忧。可能的原因在于,上述行业通常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一旦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较大,包括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在内的周期性较强的行业将面临较大的经营困境,其偿债能力因此会受到较大冲击,进而影响到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
不良贷款率排名后3位的行业依次是采矿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和社会服务业,平均不良贷款率均在0.2%左右,与其他行业相比处于较低水平。相比较而言,这些行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并不明显,在经济下行时受到的冲击并不明显,因此能够保持较好的信贷资产质量。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房地产行业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仅为0.4%,在各行业中排名靠后,意味着目前我国房地产业的信用风险与其他行业相比并不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房地产业的繁荣状况。近年来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房地产公司同样保持高速发展,其偿债能力也一直维持在较好水平。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社会上对房地产业贷款信用风险的过度关注和夸大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合适的。
(三)地区特征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不同区域内公司的经营状况存在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投向不同区域的贷款面临的信用风险也可能存在很大差异。2013年6月,16家上市银行中共有工商、建设、农业、招商、中信5家银行披露了不同区域贷款的不良贷款率情况。
上市银行不同区域的公司类贷款在资产质量上存在很大差异。
长三角地区不良贷款情况较为突出。比如,建设银行长三角地区不良贷款率达到2.3%,而其他区域平均不良贷款率仅为0.6%,长三角地区的不良贷款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中信银行长三角地区不良贷款率达到2.2%,其他区域平均不良贷款率为0.6%,长三角地区不良贷款率也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此外,招商银行长三角地区不良贷款率也处在较高水平。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其经济发展受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十分明显。其结果是,在当前经济下行阶段中,这一地区受到的冲击通常比较大,信贷资产质量风险随之显现。需要注意的是,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地区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支柱性作用。长三角地区当前较高的不良贷款率凸显了当前我国金融体系面临一定的信用风险,需要认真对待。一旦处理不好,由区域性风险演化成全国性风险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
东北地区的不良贷款情况也较为突出。比如,农业银行东北地区不良贷款率达到1.7%,在所有区域中最高,而其他区域平均不良贷款率仅为0.6%;中信银行东北地区不良贷款率达到1.5%,也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西部地区贷款资产质量总体较好。2013年6月,工商、建设、招商、中信银行西部地区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6%、0.5%、0.3%和0.2%,在所有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5家上市银行中,仅农业银行西部地区不良贷款率较高,为1.4%。
境外公司类贷款的资产质量状况非常好。除中信银行外,其他4家上市银行中,境外公司类贷款的不良率在所有区域中是最低的。这说明,我国银行在发放境外企业贷款时还是非常谨慎的,信用风险把控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