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全国几十名婴儿患肾结石 曾食用同样奶粉 甘肃14例 南京10例 -"神七"5人指挥团队成立(图/简历) 大风可致发射推迟 宇航服揭秘 -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图表) 解读新修订的《师德规范》 -山西襄汾溃坝事故已致128人遇难 胡锦涛温家宝作重要指示 原因 -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将面临双重审查 汇源称并购符合各方利益 -逾6成受访者称开发商会降价 各地掀降价风 万科澄清"内幕消息" -专家估计十一黄金周还能保持十年以上 中秋期间动车组增开78对 -温家宝邀八教师作客 粤中小学教师工资看齐公务员 禁招代课教师 -长江湖北浠水段发生恶性转移废弃污染物事件 公安部门介入调查 -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已致56死35伤(组图) 9名责任人已被控制
"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暴露西方媒体新闻自由虚伪性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9 月 1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张丹红(小图)和她供职的“德国之声”总部(大图)

如果说西方媒体以“新闻自由”标榜自我一直以来只是广受质疑的话,那么近日,“德国之声”中文部副主任张丹红因为其报道有“明显亲华”倾向而被勒令“封口”,则是他们自己掀开了最后的面纱,赤裸裸地暴露出所谓“新闻自由”的虚伪。

人们真的不禁要问,那究竟什么才是“新闻自由”?张丹红和迪特·黑尼希就他们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的对中国的看法算不算“新闻自由”?如果这样就会被“炒了鱿鱼”、“砸了饭碗”,那新闻人的自由在哪里?如果说“新闻自由”就是只能“骂中国”,而不能替中国说公道话的话,那算什么自由?难道“新闻自由”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吗?

虽然,不可否认,在西方社会当中,媒体作为一种社会管理工具,对政府和社会现象进行批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社会监督者的作用。但同时,西方媒体本身也是西方社会的一部分,怎么可能独立呢?不仅如此,他们在经济上和包含政党、政党或者企业财团在内的各个社会利益集团密切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很多就直接扮演着利益集团代言人的角色。因此,西方媒体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从来就没有而且永远不可能做到他们所谓的完全的“独立和自由”。

西方媒体是不可能明确承认他们扮演“代言人角色”的。为了显示“中立”,就必须以具有普世价值的“新闻自由”来标榜自己,才能为维护自己所在集团的利益、排斥和打击其他集团的发展而发声找到依据。或许是因为“谎言重复一万遍便成了真理”,久而久之,他们便真以为自己“新闻自由”了,其实是,欺骗了自己,也欺骗了全世界。

西方媒体更习惯于看到一个冲突的社会。虽然他们在代表各自利益集团发声时,相互之间也有利益冲突,但作为共同利益之所在,他们在面对西方体系之外的其他利益群体往往就会合力为西方主流社会发声,凭借西方强大的政治经济影响,表现出惊人的“傲慢与偏见”。他们希望用西方的价值观作为标尺来检视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以至于不顾事实、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使对非西方世界的负面报道铺天盖地。

但中国古语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北京奥运会期间,很多来华的外国媒体、游客惊呼自己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正如有评论说,之所以会发生这种集体性的“印象颠覆”,就是因为之前存在着一个集体性的“印象骗局”。在绝大多数没有来过中国的西方人脑海里,中国是一个由西方媒体编织出来的形象,而制造过程其实是一个用西方价值观“量体”之后,对中国现实进行筛选、编织甚至捏造的“裁衣”过程。

其实,中国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正在于中国能以开放的眼光看世界。中国的领导人无论是在推动国内经济成长还是发展国际关系,都秉持“和谐”的理念。中国媒体在介绍西方社会时,往往更强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时候甚至将西方世界描述得十分美好,以至于当很多中国人走进西方社会接触到一些负面的东西时会或多或少感到一定的落差。

而反观“开放”西方世界呢?他们并没有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理解和看待中国的经济进步,对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视而不见,对中国政府为人民发展和人民权利保障所做的切实努力视而不见,只知一味延续着“逢中必反”的冷战思维,依旧习惯于以政治制度的差异为借口对他国指指点点。其实,众所周知,经济与政治密不可分,没有政治的进步,哪来经济的腾飞?反过来讲,经济腾飞就是政治进步的铁证。

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逐渐明朗,以及越来越多的西方新闻工作者和西方民众来到中国,亲身感受和了解中国,他们认为应该以更新的角度了看待中国的发展,应该给中国取得的成就予正面的、积极的报道,但这在保守的社会大环境下他们就好像“第一个下地直立行走的猿猴”一样往往被看作是“异类”,而不是一种进步。

其实,西方主流社会保守的和傲慢的价值体系无时无刻不在对“新闻自由”施加强大的影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始终是西方媒体的“潜规则”。据报道,1999年科索沃冲突时,英国政府就因其“在报道中未能与政府的口径保持一致”,多次严厉斥责BBC驻贝尔格莱德记者约翰?辛普森称其“没有达到一个老记者‘应有的标准’”。“伊战”中,美军更是频频干涉媒体工作,不仅给每个记者都“下指导棋”,印发了长达15页的“战地采访须知”,而且还警告各国记者,必须遵守“三不准”的报道规定,否则就会被“清理出局”。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前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有线新闻电视公司记者克里斯蒂娜?伯耶松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西方政府和媒体关系:“当局控制着媒体传播的信息,而记者则变成了当局的‘速记员’”。

在人类历史几乎都不再将21世纪称为“新世纪”的今天,西方媒体必须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才是世界真正的主题,多极化与全球化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如果西方社会还把上世纪中叶兴起的“冷战思维”死抱着当作主流价值观,西方媒体还囿于“新闻自由”的围城之内自我陶醉,就不可能对世界的未来发展和非西方世界的成长有正确的认识。尽管现在以负面报道非西方世界还能迎合部分集团的需要,但历史必将证明,“开放的思维”才是现代媒体竞争的关键,谁具有“开放的思维”谁才能赢得竞争,谁先具有“开放的思维”,谁才能在媒体竞争中占得先机。否则,就会被时代“清理出局”,而不是被美军。

来源: 人民网

相关文章:
中国选手赛场上掀夺金热潮 西方媒体说三道四(图)
西方媒体:"中国农民是人类的一座丰碑"
达赖造谣 个别西方媒体传谣 破绽百出成笑柄(图)
德媒盛行"对中国歇斯底里" 西方媒体"客观性"的虚伪暴露
中方就部分西方媒体歪曲报道拉萨暴力事件答问
西方媒体炮制不实西藏报道欺骗世界民众(组图)
西方媒体如何写中国 负面报道下降经济话题增多
图片新闻:
郑州谋建138平方公里“生态型航空城”明年上半年开工
中国获乒球首金 刘静:乒乓球使我更加自信和坚强[组图]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灾后重建政策·资金·动向/ 收养孤儿资讯/ 寻亲/ 防疫 / 抗震救灾行动 /最新报道
· 残奥会开幕式表演/ 运动员入场图集
· 中国改革开放30年/ 直击各地房价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改革评估报告(08年 07年) / 数字报告/ 农业发展 统计报告/ 农业投资政策项目
· 中国社会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