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停工20条
南街村方便面厂的萎缩比较明显。目前,方便面已经是寡头垄断的天下,2007年,位于第一方阵的康师傅、今麦郎、白象、统一四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61.4%,销售额占全国销售总量的72.4%。
南街村集团的方便面厂有生产线是50条,日生产方便面400吨,是全国最大的方便面企业之一,曾经占总体产值80%以上,在同样定位农村方便面市场的华龙等方便面品牌的夹击下,南街村方便面2002年以后至今,下滑至总产值的30%,50条生产线一度开工不足20条。
漯河南德啤酒有限公司(下称“南德啤酒”)是南街村集团盲目跨行业扩张导致失败的缩影。1993年8月,中原工贸、香港华利公司投资成立南德啤酒,资本金210万美元,其中中原工贸出资147万美元,前期申请银行贷款900万元人民币,年产3万吨啤酒。
而到1994年底,南德啤酒的生产设备还没有到位,1995年,南德啤酒追加投资至1000万美元,而至1996年,南德啤酒仍然处于亏损,当年小亏1.914万元。1997年,亏损额扩大至1986万元,此后每年的亏损额度在2000万左右,2000年以后长期负债仍然维持在2800万元以上。
当今啤酒产业是依靠大规模微利竞争的时代,南德啤酒一直维持在3万吨的规模。2007年1月12日,记者赴南街村采访时,南德啤酒处于停工状态。
由于主业低迷,南街村集团配套企业也不景气。河南彬海胶印制品有限公司(南街村集团控股75%,日资内田贸易株式会社控股25%)创立于1992年,2001~2004年的四年中,仅有2003年盈利327万元,其余三年都是亏损,2002年亏损达1319万元。
南街村前期的发展除了遇到比较好的机遇外,还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银行贷款。在当时,银行对乡镇企业大门关闭的条件下,南街村能够得到银行绿灯,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可贵的资源,2005年,王宏斌向外界公开承认南街村集团在银行的贷款累计达到14亿元,但是2000年之后,银行融资的渠道不那么顺畅了。
南街村集团网站《南街村概况》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南街村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增强集体经济的实力,南街村提出‘二次创业’……南街村发展潜力大、前景好。”
2002年5月,南街村集团相继把漯河、临颍的制药厂都收购过来,又投资了1亿元,计划3年内销售收入达到5个亿,利润达到5000万。另外大力开发旅游产业,打出“游乡村都市,品南街产品,观红色文化,感集体优越”的招牌,这两个产业被称为南街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调整后,南街村的调味品厂、制药厂和旅游产业为南街村带来了新的利润。
记者从河南省工商局获得的数据显示:南街村集团目前总体尚保持着微弱的盈利能力,2006年的净利润为310多万元。
二次创业
南街村目前经营上的困难,责任在于南街村的决策层。
漯河市一位政府部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漯河民间出了两个能人,王宏斌和万隆。上世纪90年代,南街村名满天下的时候,双汇集团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国营肉联厂,但是现在二者的市场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万隆除了全国人大代表外,没有任何党政职务,一心扑在了企业上,但是王宏斌关心的却不完全是企业。”
据悉,王宏斌除了身兼南街村集团董事长外,还是临颍县党委副书记、漯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就南街村布局窘境之后的2003年,王宏斌为研究永动机发电项目投入2000多万元。事后王宏斌承认上当受骗,他曾对媒体说:“所有的人都在反对我,我一意孤行,独断专行。这是我一生所犯下的最大的一个错误。从那以后,这两年来所上的项目,都是经过班子反复讨论、专家反复论证定下来的。”
同样,这种集体决策也体现在股权分配上。“事实上,2004年的股权分配,以王宏斌对南街村的贡献,9%的股权,实在是太少了。”上述学者称。
2004年3月,《商界名家》刊发的《南街村阵痛》的报道中有这样的文字:“一位南街村民告诉记者,现在的南街村人思想上有了一些变化。很多人都往自己家里多拿集体的东西,大家担心害怕到了需要靠自己的时候却发现早已不能适应社会。”
“为了维护管理层的稳定,南街村集团的领导人不得不考虑激励问题。在企业危难之际,股权激励确实是一种稳定人心之举,是可以理解的。南街村集体主义下的个人没有充分地参与市场,而在市场经济已经逐步深入人心的现阶段,高度的集体主义使南街村自身的局限性逐渐表现出来。以前,南街村所有的财产属于集体,没有所谓真正意义上的董事会和大股东,而现在,它明确产权归属,这就做到了充分界定了所有者的责任和义务。”上述学者称。
“集体所有制转变为私人控股,在目前没有法律障碍。”上述学者告诉记者,“三年前(2004年11月),发生在南街村的这次悄悄的股权变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意味着一个符号终结了。或者说南街村模式变化了,开始了真正的二次创业。”(石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