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中国科学院院刊
新时期智库开展科技前瞻的挑战
从智库角度看,其根本就是要形成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趋势,兼具科学创新与国际影响的智库产品与服务。面对这一目标如何引导智库向现代化、创新化和科学化的方向转变成为智库研究急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2022-03-31 17:47
科技前瞻是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科技智库发挥决策服务支撑作用的重要体现。科技前瞻作为智库大规模研究问题,在研究过程中面临学科交叉性挑战、相互关联性挑战、政策实用性挑战、社会影响性挑战、创新性挑战、不确定性挑战等“六大挑战”,具有高度复杂性,亟待形成科学化、标准化研究范式,以保障高质量科技前瞻成效。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经历了从综合到分化再到综合的过程,现阶段呈现加速融合趋势。现代化建设对决策咨询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新型智库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大领域。建立贯通融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智库组织领导与政策牵引体系、智库研究内部与外部协同体系、智库科学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决策咨询服务与成果评价体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国家战略思想力量相得益彰的驱动体系,推动形成具有强烈现实问题导向的智库科学,是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型智库增强国家战略思想力量、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当前中美科技关系备受关注的情形下,寻求双方共同的基础,推进双方科技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美国科学界对中美科技关系的观点,反映美国客观、理性的认识,值得关注。文章考察了自 2019 年以来美国科学界认为有代表性的美国科学界和智库的主要科技政策报告,概括和分析了其主要思想和观点,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22-04-01 09:09
美国博德研究所自 2004 年成立起,坚持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并重;不到 10 年,即迈入世界一流生命科学研究机构行列,成为生命科学前沿创新的“领头羊”“风向标”,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研究表明,聚焦重大疾病诊治需求牵引科研攻关,打通从基础研究到转化应用的通路,构建跨学科、多层次整合研究模式,发挥战略科学家的领航领军作用,集聚小而精的杰出科学家团队,实施高度灵活的项目组织管理,以及打造背靠一流、辐射全美、拓展全球的创新网络,有效支撑了博德研究所高质量创新发展。我国可借鉴其经验,从将生命科学作为建设科技强国的突破口、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顶层设计、夯实生命科学人力资源根基、深度融入生命科学全球创新网络 4 个方面,推进生命科学前沿创新。
2022-04-01 09:24
中国目前的城市格局仍然是以中心城市为主,同时开始形成都市圈。这个历史过程体现了人口向城市建成区集中和城市带动农村建设两大特点。
2022-04-01 09:13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碳排放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路线图”“施工图”和“时间表”举世瞩目,将是世界上史无前例的最大规模、最大范围的能源战略转型!这次能源战略转型过程实质上是中国迈向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经济强国的过程。高端科技智库应重点围绕“碳达峰十大行动”实施不断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
2022-01-17 15:55
文章分析国内外智库研究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智库研究需要实现“六个转变”——从经验式向科学化转变,从零散式向系统性转变,从随机式向规范性转变,从偏学术型向学术实践型转变,从静态向稳态转变,从学科单一向融合贯通转变。
2021-11-11 11:04
9月28日,“智库期刊群(1.0版)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旨在促进我国智库研究的科学化发展和智库研究共同体的形成。
2021-09-29 09:55
智库研究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智库研究涉及多学科和多研究领域知识的综合运用,其研究成果一经采用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我国智库研究的发展要走上科学化的道路,需要以科学导向引导智库研究从“软科学”提升为“硬科学”——智库科学。
2021-08-10 13:59
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已进入“快车道”,全国各地各部门发展智库的热情高涨,各类智库层出不穷。国家高端智库“领头雁”的示范效应日益显现,较好体现了咨政建言和理论创新的功能,其在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2021-02-03 17:26
2020 年,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波及全国,中国经济料将承受阶段性冲击。同时,2020年是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之年,实现小康的重点难点在“三农”。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三农”工作决定着小康的成色。
2020-03-02 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