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科研机构的建制化演进及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9-01-30 11:28:47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温珂 蔡长塔 潘韬 吕佳龄  |  责任编辑:赵斌宇
关键词:国立科研机构,新科技革命,多重制度逻辑,分类模型

巴斯德象限理论及国立科研机构的重构

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国家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开始从全面干预的凯恩斯主义政策逐渐转向放松管制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新公共管理运动席卷西方世界。国立科研机构的功能和结构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具体表现在:研究重点从国防技术研究拓展至民用技术和跨学科及前沿研究;社会主体逐渐进入国立科研机构的运行管理,国有民营等管理模式开始出现。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伴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发展,重新认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成为众多研究者热衷于回答的问题,对线性创新模型的批评逐渐成为科技政策研究的共识。受“巴斯德象限”影响,由应用导向的而不是纯粹的基础研究活动,成为政策关注重点(图 1)。 

图1 斯托克斯的科学研究活动“四象限”

斯托克斯根据追求基础知识推进程度和服务于应用目标程度这两个维度,将科学研究活动分为 4类,分别是由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象限1)、纯基础研究(象限2)和纯应用研究(象限4);其中,“巴斯德象限”揭示了根据追求基础知识推进程度和服务于应用目标程度这两个维度

巴斯德象限理论对于重新认识政府和市场在国立科研机构建设和管理中的角色与作用,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启动对国立科研机构的改革,强调将面向交叉与前沿学科的基础研究与服务支撑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促使国立科研机构更加深刻地嵌入市场经济体制,使其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于 1998 年启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重构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最高国立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能力,特别是新建了若干研究所,探索协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科研组织模式。德国政府于 2001 年将拥有 18 个国家实验室、运行大科学装置的亥姆霍兹联合会设立为正式注册的独立研究实体,倡导跨机构、跨领域着眼于应用的基础研究。日本政府于 2001 年将隶属于其经济产业省的工业技术院(工业技术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1882 年成立的地质调查所)进行重组,成立了独立法人的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印度政府从 2002 年开始着手对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进行再造,推进“组建网络协同研究联盟”计划,旨在构建跨领域、跨学科的资源和能力网络;到 2006 年,形成了由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与 10 多所大学、3 个著名医学实体结成的网络联盟。

<   1   2   3   4   5   6   7   8   9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