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网: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出现得越来越多,创新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必要的方面,也是一剂良药。除了创新之外,全会强调要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还有“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十个字也可以说是此次公报的五个关健词,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些关键词就多达3000多字,体现了哪些精神?为什么占到如此重要的篇幅?
• 赵锡军:
这是以往的发展阶段,和我们进入到“十三五”以后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环境新的挑战以后不一样的表述,体现了不一样的发展观。说实话,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开始建国时一穷二白,我们就是要发展,当时面临来自外部围困的情况,所以,你只能靠自己发展自己。到了70年代末期,我们开始走改革开放的道路,除了靠国内自身的力量发展之外,我们还引进了外部的力量发展自己。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是也形成了我们传统的一套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就是经济,经济,一切围绕着经济。但现在看出来,本身经济发展的模式在发生变化,跟我们以往的发展模式是不一样的。
• 赵锡军:
另外,除了经济之外,我们还发现整个社会的其他方面也有很多需要发展的地方,如果不发展就有很多的风险。所以,提出了要全面发展这么一个概念。全面发展里,很重要的在目前“十三五”期间要形成相对集中的一些发展重点的理念,这就是我们提出来要解决目前现实问题所要形成的共识,就是创新。
前面我们讲到了,应对我们以往和现在面临的竞争,要协调发展。因为我们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个不同的领域失衡,还有不同地区失衡,不同的层次失衡,这个是结构方面的失衡。协调发展、补其短板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另外就是绿色。以前我们过分强调发展,只要讲究规模,讲究速度,其它的可能被牺牲掉了。这种对环境的影响,可持续性等等,就可能被牺牲掉了。现在我们强调发展,更重要的不是你牺牲掉某些方面来突出某些方面,而是要综合考虑,特别是要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要考虑这种发展的可持续性怎么样,我觉得这是新的阶段引进的东西。
还有开放,我们一直在强调,改革开放过程中一直在强调开放的理念,但是我们原来的开放可能也仅限于经济领域,现在我们拓展到了社会的发展,可能是一个相对来讲更加宽广的开放的路子,我们提出来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发展自己。
同时,也提出来合作、互利、共赢这种发展的思路,更多地参与国际的治理、全球的治理,参与国际公共产品的供应,这个发展就意味着不仅仅是考虑国内这一块,可能还要走出去,考虑到你对全球经济、全球社会的责任问题。这种有全球责任的发展,跟以前是不一样的,这是开放的。
另外还有一个是共享。实际上共享是用得非常多的,在现代的经济社会里面用得非常多的概念,就是你不是个别的,不是脱离于环境的,脱离于别的个体的一种发展,你是要和别人分享这个环境,分享这个资源,分享这个发展的过程,同时也要分享发展成果的一种状态。这也是和我们以前所面临的在某一个封闭的环境之内的发展完全不一样的。你的思路、你的措施、你的各种各样的机制要变得更加开放,能够吸收别人,跟别人一起来形成团队,形成更广泛的利益共同体,甚至命运共同体,来一起发展自己。
• 赵锡军:
在现在的情况下共享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杨老师有什么要分享的?
• 杨团:
我觉得在协调发展当中,一个是坚持了原来的几个重要的提法,包括城乡要协调,社会和经济要协调,还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区域的协调。但除此之外,有新的东西,新的东西是以前没有看到过的,这次提得很清楚,是要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军民融合发展。还提出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格局,叫作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这个提法很重要,其实它把这个部分也放在协调上,安全和经济建设实际上是互补的,如果没有国家的安全,我们的经济建设就没有可能得到保障。
现在,面对周边国际环境上的很多挑战,这些挑战都让我们感觉到,随时都要有两个方向上的准备,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一点都不可以让步,为的是我们国家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能够长期可持续。所以,怎样形成一个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我相信这个部分中央会有新的安排。我觉得这个部分把它放到协调发展上,这是一个新的东西。
• 杨团:
关于绿色发展,这次也有一个提法叫做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这也是考虑到中国的海疆边防,自然岸线的格局跟安全有关,但也同时和生态直接相关。我们沿海的区域怎样能够保障绿色生态的发展,我想也是属于新的东西。
这些方面,提到生态的安全,提到绿色的发展,这些东西恰恰是我们这个党和国家比其他的国家,我认为是走在前面的,提得很高端的,甚至提到了全球生态安全,中国人要做出贡献。所以,绿色生态已经不仅仅是科学界的事情,它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它关系到中国人,也关系到世界、地球能否可持续。所以,今天关于绿色生态的很多问题,我觉得从理论到制度、到做法,这些东西都需要好好来重新思考和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发展。
其中还有提到,有一个地方是有意义的,就是讲到要树立资源观,节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要建立用能权,使用能源的权力,用水权、排污权和碳排放初始分配制度。这一套跟绿色发展相关的新的产权制度,出现了一些新的制度上的安排,而这些安排是要从产权的角度,它其实不是所有权,而是在使用权当中的一些根据实际提出来的使用权的分割。这样的一些使用权的分割和分配制度的结合,其实就是属于制度创新的重要部分。这里面等于在绿色发展当中,一定要以创新作为核心,要坚持做制度创新,才有可能把绿色安全、绿色生态牢牢把握在手里。
• 中国网:
刚才杨老师非常详细地强调了绿色,在公报中关于绿色这一点还强调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现省以下环保机构检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绿色发现的实现路径是怎样的?
• 赵锡军:
我们传统的发展理念,以及传统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的方式,对环境、环境承载能力、环境要素如水、土地、资源等等这些东西考虑得不是特别周全,我们可能更多的是利用这些东西,我们讲利用,但是可能会有后遗症,这个后遗症怎么来解决,没有考虑到后边的办法。所以,发展的结果就是有了经济结果、发展的成果,同时牺牲了环境,在环境方面可能留下了负面代价,这个东西可能是一个负的成果,需要我们警惕。
怎样在新的发展模式、新的发展理念下体现绿色,我们需要从传统理念的改变调整来升级,首先是理念观念的变化,然后是各种各样的政策、思路要发生变化,再进行发展的各项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投融资的活动、建设的活动、制造的活动,这些方面都要有所体现,要考虑到环境的承载能力,对环境的影响,各种各样的。再扩大一点,到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也要考虑到这些影响,所以是一步步拓展的。
• 赵锡军:
另外,不光要考虑到本国的情况,还要考虑到全球。所以,从工作的内容、工作的重心、工作的步骤上来讲是一步步不断向前推进和扩展的过程,最后我们提出的理念和目标是在全球能够积极参与环境大气的治理、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说明我们有很长远的宏伟的目标,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我们说有很多工作要不断完成,因为我们现在的思路,现在的发展模式离那个目标非常远。这个过程我想不仅仅是说3年或者5年就能够实现的,你要在发展过程中间,对环境的考虑,你做得最好最负责任,我想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但是随着你的经济规模的发展,随着你的GDP或者整个经济成为全球第一大的国家,责任要落在你的肩上,这是义不容辞的。
• 杨团:
现在对于中国来讲,环境保护问题已经不是环境本身了,而已经涉及到人本身的健康了,最重要的就是农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由于环境的破坏,农民已经习惯了上很多的化肥,喷很多的农药,结果导致我们吃的东西,不光是粮食,甚至到茶叶、苹果,你去检验吧,这里面都是不达标的,导致我们要出口,欧盟就给我们退回来,说不行,农药残留太大,不要。可是中国人自己吃的谁去检验残留呢?所以,现在出现了很多问题都和这个有关。
记得上次我讲过,现在年轻夫妇生不出孩子来,老跑到医院里想办法做这个检查那个检查,实际上都和我们吃的东西有关系。我们吃的这些毒素在影响我们的身体。所以,环境的保护已经不是为了环境本身了,已经影响到人了。现在这样的问题就像赵教授讲的,它是非常困难的。当一个事情已经形成了习惯,我施农药化肥形成习惯了,让我改变的话,第一件事,这个土地3年不能种了,3年不能种,让它自己休耕恢复的话,谁来补偿这笔收入?
• 杨团:
农民现在要提升收入,要脱贫,有些地方就不管环境被破坏成怎样,把钱搞来就是好事,就脱贫了,扶贫和环境间就发生了冲突。像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这次很明确的,第一,决心是下了,要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最严格的意思是说凡是属于与此不相符的,属于破坏的就严厉禁止不能做。可是你能管得了上亿农民的行为吗?用什么方式让农民自觉自愿来做呢?这些东西就涉及到很多困难,涉及到最后农民的组织,包括合作社,也包括这个合作社是以经济为核心还是也考虑到社会,考虑到生态、生计、生活,他自己吃的东西肯定是不要化肥农药的,但给城里的就要化肥农药。这个事情怎么解决?已经不纯粹是经济问题,这需要合作社要想到你和城里人的关系,你和你周边的其他人的关系,你要站在什么角度也得提升你的眼界,你也要践行关于环境、绿色、生态的这些教育。
• 杨团:
但是同时还有一个问题,怎么解决收入下降的问题。我不施农药化肥产量下降,我整体收入下降,这个问题的的解决难道是要国家再拿很多钱直接补偿吗?显然这几乎是不太可能的。那么重点就是要推动这个事情,要真正操作怎么做。
现在我在这里建立了一个组织——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就在解决这个问题。大家要建立一个征信体系,大家互相信任,要有一套标准,同时要想办法解决好农产品的问题,这些没有污染的农产品,怎么得到老百姓的信任,怎么有品牌,推向城里,让城里人和生产者、农民能够建立起这样的一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