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中国拟5年内建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广州指令性调控垄断企业工资  -36个大中城市肉价大幅大涨 民政部:确保低保家庭生活不受影响  -劳动保障部拟补8千亿养老保险空账 -商务部:外资并购仅占我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 逾4成顺差源于虚报  -石油商业储备发端 中石化奏第一响 核电"十一五"将实现三大任务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节约能源法修订:强健法律"软腿" 促强制性节能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8 月 0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 一边是我国的能源供给状况红灯频闪、中央三令五申严促节约;一边是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节能在很多地方成为“纸上演兵”。作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中最尴尬的现实之一,这种巨大反差有望在不远的未来得到改变。

根据来自权威机构的最新透露,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着手的《节约能源法》修订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建议方案可望年内出台。

老法新修引人关注

虽然此次法律修订的具体内容及条文尚未揭开面纱,但全国人大财经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士的表述已经传递出了诸多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修订将主要集中在明确执法主体和监督主体、明确对节约能源的奖励和对浪费能源的惩罚措施上。

不仅如此,《节约能源法》的修订还将扩大现行节能法的调整范围:从偏重于规范工业节能,扩大到含覆建筑、交通、政府机构、公用事业等领域节能。

“这意味着,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将一改以往存在的务虚、软性特点,有望成为一部权责规定明确、约束效力坚强有力的硬性法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说。

引人注目的修法来源于一个最大的现实:尽管我国经济增长中能源过度消耗的问题由来已久,并日益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心腹之患;尽管国家高层对节能工作认识日益清晰,态度愈发坚决,但施行至今已达8年的的《节约能源法》显然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强制性约束效应。

现行法律“软腿”造就几多尴尬

世无患无法,而患无必依之法。事实是,我国现行《节约能源法》实施中的“软腿”尴尬随处可见。

法律空置现象耐人寻味。《节约能源法》已经施行8年,但根据有关资料,各地不断上马的各类工程项目中,没有一个因为节能设计不合格而被叫停。单位或个人因浪费能源而受到惩罚的事例也几乎难以找寻。

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室副主任李命志认为,现行节能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对节能监管机制、体制的规定几乎是空白。没有规定明确的执法主体和监督主体,对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法律地位及其管理责权的规定不够明确。

根据《节约能源法》规定,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当有节能篇。但却没有规定节能篇应当有哪些具体内容,由什么部门负责审核,也没有规定建设项目必须达到怎样的节能标准,根本无法影响这个工程能否获准上马。

《节约能源法》还规定,禁止新建技术落后、耗能过高、严重浪费能源的工业项目,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实行淘汰制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这两条规定同样形同虚设。

制度设计上的缺失和软性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领域上的“疏漏”则是更大的短处。专家指出,现行《节约能源法》的调整范围,偏重于规范工业节能,对建筑、交通、政府机构、公用事业等领域节能缺少具体规定。一个最好的印证是,近年来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建筑耗能已经占到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而对这方面,节能法律几乎没有规定。

日益完善的法规体系留下期盼

法律之威在其强制性,而切中时弊之法方能成法中利器。权威人士表示,修订后的节能法,可操作性将大大增强,成为促进节能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实现今年和“十一五”时期节能降耗目标,将着力健全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在抓紧做好《节约能源法》修订工作的同时,将研究制定《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等配套法规。加快组织制定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能耗准入标准、节能设计规范。加快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这意味着,达不到最低能效标准的耗能产品,不得出厂销售。达不到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物,不准开工建设和销售。

与此相呼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近日表示,将尽快制定和修订一批法律法规,并加强法律普及和执法检查,形成依法节能的良好氛围。业内人士已经注意到,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准入标准正逐步“亮相”,在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如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数值,禁止项目上马。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正联合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相关财政、税收政策,争取早日出台。(记者黄全权 姚润丰)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西气东输首批气田建成 可供气30年80多城市受惠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