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中国拟5年内建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广州指令性调控垄断企业工资  -36个大中城市肉价大幅大涨 民政部:确保低保家庭生活不受影响  -劳动保障部拟补8千亿养老保险空账 -商务部:外资并购仅占我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 逾4成顺差源于虚报  -石油商业储备发端 中石化奏第一响 核电"十一五"将实现三大任务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我国降耗4%:实现节能目标有难度 但并非不可能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7 月 2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新闻分析

上半年,全国能源消耗增长仍然快于经济增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不降反升。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实现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难度较大,形势十分严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近日把我国多年积累、当前进一步凸显的能源问题概括成五句话:资源约束明显、供需矛盾突出;能源技术依然落后、能源效率明显偏低;能源结构尚不合理、环境承载压力较大;石油储备体系不健全、安全生产存在隐患;能源体制改革尚未到位、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在连续几年能源消耗高增长、煤电油运全面紧张之后,节能正成为全社会共识。“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到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其中,2006年能耗降低4%左右。这是我国首次将节能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

当前,如何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贯彻落实一系列的节能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一位长期从事节能技术推广的业内人士说,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70%,企业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因为,这样“业绩”明显,可一说到节能就没了动力,节能在很多情况下“可有可无”。

扭曲的能源价格机制是一个问题,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也是个难题。

“虽然有难度,但今年实现4%的降耗指标并非不可能。”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表示,重要的是从现在起,全面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并明确提出,节能工作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既是长期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的紧迫任务。解决我国能源问题,根本出路是必须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能优先的方针,大力开展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在刚刚过去的第16个“节能宣传周”活动中,能源资源紧缺体验活动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办公区域空调暂停一天、6层以下办公电梯停开一天、平时自驾车上下班的职工或换乘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或步行上班一天……

节能降耗的一些长效机制也正在迅速建立。不少地方已把单位GDP能耗降低指标分解落实下去,上海、江苏、山东、河北、甘肃等省市已陆续将节能降耗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在浙江,有11位市长和58名县长成为本地区节能降耗的“第一责任人”。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说,为保证能源和生态安全,浙江必须大力开展节能降耗等工作,把能耗目标列入干部政绩考核。

而广东省节能降耗的实践更加坚定了人们实现全年4%节能目标的信心。根据国家统计局等近期发布的我国第一份能耗公报,经济总量排 名全国第一的广东省每万元GDP能耗水平创全国最低,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5%。

经济发展与能源紧缺矛盾十分突出的广东,近几年加快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轨,提出“不以GDP论英雄”,政绩考核与资源节约、宏观效益、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等指标挂钩。去年,广东GDP突破两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9,而能源综合消费增幅却比2004年减少1.9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创10年来最大降幅,单位GDP电耗和工业增加值能耗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8%和42%。 (记者张建平 孙玉波)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西气东输首批气田建成 可供气30年80多城市受惠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