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中国拟5年内建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广州指令性调控垄断企业工资  -36个大中城市肉价大幅大涨 民政部:确保低保家庭生活不受影响  -劳动保障部拟补8千亿养老保险空账 -商务部:外资并购仅占我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 逾4成顺差源于虚报  -石油商业储备发端 中石化奏第一响 核电"十一五"将实现三大任务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汽车社会出现"转型"迹象 高油价逼出来的"进步"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5 月 29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新华网北京5月28日电新闻分析:高油价逼出来的“进步”

几位朋友在北京市汽油价格再次调高后告诉我,由于油价不断上涨,再加上位于市中心的单位停车不便,他们准备上下班改乘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或单位班车,还有的则表示暂时搁置了购车或购买“第二辆车”的打算。另据媒体报道,深圳等一些地方的车主也开始精打细算起来,把私家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结合起来使用。看来,高油价不仅刺激了有车一族的“钱袋子”,从客观效果观察,它还在慢慢加深人们对节约型汽车社会的认识。

由于油价高涨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因此,导致汽车社会出现“转型迹象”的不仅仅是中国。据美国《消费者报道》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由于油价过高,37%的受访者表示正考虑更换家庭用车,55%的人声称打算购买更小排量的汽车,50%的人说会考虑购买油电混合动力车,38%的人表示打算购买可变燃料或柴油车。此前,还有媒体报道,美国政府也提出了新的汽车油耗技术标准,实施新标准最终可以使美国每年减少汽油消费100亿加仑。

专家介绍,在汽车时代之前,汽油的价格曾经低到两美分一加仑。而汽车的出现使汽油的消耗量和价格直线上升。能源,卡住了汽车社会的脖子,也促使更多的人用是否节约的标准衡量汽车产品和汽车使用习惯。

综合国内情况分析,由于处于市场末端的私家车使用者对油价最为敏感,他们用车行为和习惯的调整也将比较迅速。可以预计,随着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深入进行,汽车生产厂家的产品结构等也将相应调整。例如,节能、环保的小排量汽车持续热销,这将成为汽车生产厂家加大对小排量汽车开发投入的市场动力。如果某些地方政府部门能从大局出发,顺应国家产业政策,解除对柴油轿车的限制,节能、环保的柴油轿车也将迅速占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对此,汽车生产厂家应未雨绸缪。

目前,处境比较尴尬的是油电混合动力轿车。一汽丰田普锐斯实现国产化后,市场表现不容乐观。虽然新的汽车消费税提出对混合动力汽车等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汽车将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但目前还未出台这方面的细则。记者近日在城市路况下试驾了丰田普锐斯,不到一箱油跑了近900公里,其节能的特性在“高油价时代”的背景下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目前这款车的价格使它很难迅速普及。未来,将影响国产混合动力轿车普及速度的因素包括国家具体推出的税费优惠力度、厂家控制成本的能力以及油价的上涨幅度。但是不管怎样,混合动力轿车的市场表现不会总让人看笑话,因为它手里有节油这个宝贵的“硬道理”。按照围棋的说法,丰田手中的这枚棋子尽管暂时不占实地,却能得“势”。

值得关注的是,柴油轿车要想在国内得到迅速普及,除了要清除地方政府部门的歧视政策,还必须迈过清洁柴油这道门槛。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柴油以0号为主,突出的问题包括硫含量偏高等。这对高性能柴油轿车发动机的推广极为不利。目前,包括柴油在内的国内油价在不断上涨,与国际接轨的势头非常明显;那么柴油等产品的品质能否也同步与欧洲汽车发达国家接轨呢?这需要有关方面加大投入、迅速改善。(新华社记者 南辰)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高油价催生能源替代品 乙醇汽油明年推向全国
高油价引发贸易收支失衡 IMF承诺提供部分援助
中国油价调整后将继续补贴困难群体和公益行业
油价持续涨提醒企业投资考虑资源约束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西气东输首批气田建成 可供气30年80多城市受惠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