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六) 饲草料产业
——发展思路:积极推行农田复种、套种饲草,充分利用弃耕地、退耕地,扩大农村牧区人工种草、牧草种子及饲草料生产规模。建设“高效、集约、持续”的优质饲草生产基地,增加饲草供应和贮备。进一步调整饲料生产布局,提高工业化饲料的入户率。
——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人工草地保留面积达到560万亩,新增103万亩,新增饲草(鲜草)产量147.6万吨,实现产值22.4亿元。饲料加工能力达到55万吨,饲料生产总量达到40万吨,饲料入户率提高到6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5%。优良牧草种子基地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年产牧草种子1.74万吨。
——区域布局:三江源地区新增人工种草18万亩。环湖牧区及柴达木地区新增人工种草50万亩,牧草种子基地2万亩。东部地区新增人工种草35万亩,牧草种子基地2万亩。扶持饲草料龙头企业3—5家。
三、 渔业
——发展思路:要以恢复青海湖裸鲤资源为重点,加大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力度,扩大网箱和大水面增殖养殖规模,大力增加水产品产量。
——发展目标:到2015年,年人工放流青海湖裸鲤鱼种1000万尾,资源蕴藏量达到5万吨以上;全省水产增养殖面积达到60万亩以上,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000吨。
——区域布局:重点在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等库区建立40万亩的冷水鱼大水面集约化养殖基地。在可鲁克湖建立6.3万亩以河蟹为主、其他鲤科鱼类为辅的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在东部农业区建立0.62万亩以鲤科鱼类为主的池塘养殖基地。在沿黄水库建立规模化网箱养殖基地。
四、 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业
——主攻方向:以提升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核心,整合资源,采取强强联合,扶持培育壮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特色产业加工体系上实现新突破。结合玉树灾后重建,重点推进牦牛产品开发。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强物流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主体,加大农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
——发展目标:到2015年,形成2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带动性的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产品现代物流中心。
——区域布局:西宁和海西扶持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海东扶持农畜产品初级加工企业,配套建设农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促进企业集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