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三) 生猪产业
——主攻方向:以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为重点,提高规模养殖比重和产业集中度;更新低产母猪,推进配套杂交技术应用,推行全价配合日粮饲喂技术,提高能繁母猪单产水平和生猪育肥效果,提高猪肉自给水平。
——发展目标:到2015年,使能繁母猪头均年产仔猪能力提高到14头以上。建设存栏能繁母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小区)180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7%以上。全省年存栏猪176万头,出栏生猪230万头以上,猪肉总产量达到16万吨,产值26.6亿元,全面实现猪肉自给。
——区域布局:重点建立沿黄河、湟水流域瘦肉型商品猪产业带的同时,兼顾海西州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包括西宁市湟中县、大通县、湟源县;海东地区互助县、乐都县、平安县、民和县、化隆县;海南州贵德县、共和县;海西州乌兰县、都兰县、德令哈市、格尔木市等14个县(市)为生猪生产重点县。其他适宜生猪生产的各县县城所在地可适度发展。
(四) 毛绒产业
——发展思路:着力打造“西宁大白毛”和“柴达木绒山羊绒”品牌,以西宁大白毛为主,在环湖、青南通过本品种选育,提高绒毛质量。在柴达木建立绒山羊生产基地,其他适宜地区,改良土种山羊,逐步构建形成细毛羊、半细毛羊、牦牛绒和藏系羊毛优势区,提高毛绒产量。
——发展目标:到2015年,良种比例明显提高,毛绒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全省羊毛总产量达到1.67万吨,优质山羊绒产量达到320吨,产值突破2亿元。
——区域布局:着力打造“四个”优势产区。建立以英德尔、河卡种羊场,都兰县、乌兰县、德令哈市、格尔木市、海晏县、共和县为主的半细毛优势产区。三角城种羊场、湟源县、门源县、刚察县为主的细毛羊优势产区。德令哈、格尔木市、乌兰县、都兰县、共和县为主的柴达木绒山羊优势产区。祁连县、天峻县、三江源和环湖牧区的牦牛、藏羊主产区为主的牦牛绒和藏系羊毛优势产区。
(五) 家禽产业
——发展思路:大力推进集约化蛋鸡饲养场(小区)和规模化肉鸡(兼用型鸡)饲养场(小区)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大力推行良种、良料、良法饲喂技术,提高工业饲料入户率,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成本。
——发展目标:到2015年,建成饲养蛋鸡5万只以上的蛋鸡场20个,年生产鸡蛋1.87万吨;建成年出栏肉鸡(兼用鸡)10万只以上的肉鸡场(小区)24个,年生产鸡肉0.48万吨。全省年饲养蛋禽229万只,禽蛋产量达到4.27万吨;年出栏肉禽525万只,禽肉产量达到1.05万吨。
——区域布局:在黄河、湟水流域的各县为重点,兼顾海西州的城镇郊区进行布局,建立具有本省特点的鸡蛋和鸡肉饲养基地。西宁市城中区、城北区、城西区、城东区及大通县、湟中县、湟源县;海东地区的平安县、互助县、乐都县、民和县、化隆县、循化县;黄南州尖扎县、同仁县;海南州贵德县;海北州门源县等17个县(区)为家禽生产重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