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二、“十二五”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1、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有利于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为各级各方面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央关于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等一系列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入贯彻,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必将进一步完善。
2、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有利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跨越,多功能需求显著增长,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创造了内在动力;另一方面,世界经济正在经历重大变化,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农业的关注和期望明显提高,高端资本、科技管理正加快进入农业农村并助推农业农村发展出现重大变革。
3、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根据我国国情,国家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战略基点,必然加大“三农”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消费能力,进而激发农村消费潜力,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在这一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必将进一步增强。
4、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形成推进农业发展的合力。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环境更加优化。中央、地方和农民在发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上的利益关系更加协调,产销区利益进一步衔接,密切合作发展农业生产的机制不断完善。通过遵循统筹兼顾的原则,有效调动各主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推进农业稳定发展的合力进一步形成。
5、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利于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技术。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战略。通过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提升我省经济社会的优势度,形成农业对外开放的良好氛围和影响力。
(二)重大挑战
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农业资源环境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但是农业资源环境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遏制,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品质。要实现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的战略目标,就必须科学有效地开发、保护、利用农业资源。
2、农业科技创新还不能满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我省现有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不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或国内发达地区有较大的差距。从总体上看,农业科研与实践、成果与生产脱节,农业整体科技素质不高、对新技术吸纳能力不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依然存在,导致科技供给传输不畅,科研成果的中试、熟化、示范缺乏依托,大量科技成果不能及时转化,已转化应用的技术也难以大面积推广,农业发展的科学技术支撑严重不足。
3、农产品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联动性增强、竞争加剧。农产品国际贸易壁垒增多,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农产品竞争的困难加大,农产品加工深度,农产品标准、技术、管理等与国际接轨的需求更为迫切。受急剧变化的市场价格因素影响,农产品供给价格的反应更加敏感,农产品人为波动将更加频繁,保持国内农产品价值合理水平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此外,在社会关注度不断增强、消费水平不断升级的情况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压力增大。
4、农业劳动力素质不能适应农业发展要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继续呈明显加快趋势,农村高素质人才流失较快,加之新生代农民工在思想、技能、生活习惯等方面均发生巨大变化,离农意识强烈,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妇女和中老年人比重上升,农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压力进一步加大,对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构成挑战。
5、农业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村人口众多,农户数量庞大,人均、户均耕地面积小,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而分散。龙头企业虽初具规模,但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够完善,带动能力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且运行仍不够规范,服务水平和组织能力不足。多种因素导致农业组织化程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与世界农业生产和经营规模化发展趋势要求严重不相适应。
6、农民持续增收基础比较薄弱。“十一五”时期,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是建国以来增长最快的历史时期之一,但年均增速(12.13%)仍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12.42%),继1992年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突破2:1之后,继续呈扩大趋势,2010年达到2.67:1。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仍未建立,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不牢、生产效益低,农民转移就业空间有限且不稳定,对“十二五”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带来极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