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三)保障民生福祉,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新提升
加大对就学就业和“医食住行”等民生领域的投入,2012年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67.8%。促进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投入26.5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学费,统一全市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全面完成校舍安全加固工程,新建、改扩建23所公办幼儿园,建成13所中小学;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贴,对民办中小学购买国标校车给予补助。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医疗卫生支出12.7亿元。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居民医保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至50%和7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年人均40元,家庭参保人员实现医保互助共济;第一医院急诊综合楼、口腔医院新院等投入使用,基层卫生机构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体育投入5.3亿元。成功举办第五届文博会,闽台文化产业园被确定为国家级试验园区;启用闽南大戏院,引进中演院线实现品牌化管理;成立我市首个职业化羽毛球俱乐部并冲上超级联赛,运动健儿参加伦敦奥运会取得1金2铜;全市镇(街)、社区配备综合文化活动场所、电子阅览室。持续办好惠民实事。支持“菜篮子”工程和平价商店建设,增配食品安全检测设备;投入12.7亿元建设2.9万套保障性住房;提高低保补助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对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助;7.4亿元支持公交发展,新增与更新公交车450辆,建成一批停车楼及人行天桥;4.3亿元支持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施综合警务改革,治安防控设施向偏远地段布局,“平安厦门”建设深入推进。
(四)推进同城发展,城乡统筹协调迈出新步伐
加大公共投资力度,全力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和厦漳泉同城化建设。城市拓展全面提速。筹集270.3亿元保障重大项目建设需求。龙厦铁路建成通车,厦安高速主线、厦漳跨海大桥全线贯通,城市对外辐射能力提升;海沧隧道连接线、滨海东大道开工建设,岛外新城产业布局、市政路网等初具雏形。强农惠农成效显著。支农支出8.7亿元。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大幅增加,完成莲花片区等14个村(居)自来水管网改造;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落实生态补偿、农村劳动力社保补差等政策,及时发放各项惠农补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人居环境持续优化。节能环保支出10.1亿元。推进筼筜湖排污口截流工程,东溪流域等河道整治进展顺利;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试运行,九龙江北溪引水左干渠改造工程投入使用;实施沿街建筑立面和景观改造,提升绿化彩化水平。
(五)强化机制创新,财政管理改革呈现新亮点
继续抓改革促创新,不断拓展财政管理广度深度。财税改革继续深化。调整新一轮市对区财政体制,完善房屋拆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启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营造有利于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财税环境;健全公共资源市场配置网络和监管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效益。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编实编细预算,加大结余资金统筹,预算执行均衡性持续提高;启用非税收入电子化收缴系统,确保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实施绩效目标管理,加强重点项目评价和工程预决算审核,核减资金43.5亿元。行政效能日益提高。落实“马上就办”制度,审批项目时限大幅压缩;办结人大议案建议50件,代表满意率100%;规范财政投融资项目预决算管理,开通重点项目审核绿色通道;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云平台上线,财政服务更加贴近民众。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锐意改革,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财政各项工作任务。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各项减税因素叠加,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基础还不够牢固,需要更加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夯实财源基础;二是实施跨岛发展战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和提高民生福利对财政保障能力的要求更高,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需要更加注重支出结构优化,集中财力办大事;三是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尚需提高,个别领域和部门资金浪费现象时有发生,需要更加强化绩效管理理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