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贵州省金融运行报告(全文)

2012年11月09日10:49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中国 金融运行 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 金融创新 稳中求进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专栏 1 “四个创新”助推金融服务“三农”工作取得实效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立足贵州欠开发、欠发达省情,树立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唤醒农村沉睡资本,助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理念,积极探索四个创新,全省金融服务三农工作呈现出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涉农金融服务不断优化、金融覆盖区域不断扩大的良好发展势头。截至2011 年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644.3 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重达到38.5%

    制度创新完善沟通协调机制。一是牵头建立贵州省金融服务三农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省金融机构和有关政府部门共同开展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各项工作。二是借助已经搭建的银政企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召开专题会为金融服务三农发展提供经验交流平台和困难化解渠道。

    督导创新确保政策落到实处。一是开展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将涉农信贷各项内容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评估体系,设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信贷奖项对金融机构进行评估表彰,促进涉农信贷政策的落实。二是借助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管理系统技术手段,建立覆盖各市州的涉农信贷政策导向评估信息和数据报送制度,提高监测、研究、决策、执行的效率。

    产品创新拓宽融资担保渠道。一是在全省11 个茶叶产业化县开展财政资金+信贷资金试点,成立担保公司为当地茶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已累计发放担保贷款5.6 亿元。二是在2 个村开展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借助农村地区特有的信用机制探索农户融资新渠道。三是在全省13 个县市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发挥农村产权的融资功能,已发放抵押贷款近5000 万元。四是稳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业务,金融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五是重启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将农民工和农民特别是妇女纳为业务受益群体,实现全省业务全覆盖,小额担保贷款成倍增长,余额突破16 亿元。

    服务创新营造良好金融环境。一是全省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填补工作提前两年完成,为空白乡镇农民每年节省大约16 亿元费用开支。二是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为农民、农民工开展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金惠工程农村金融教育,推动信合惠农一折通、惠农卡、福农卡等现代化支付手段在农村地区运用,推动金融机构建立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三是以农户建档+信用评价+小额信用贷款为核心模式,以为农户建立信用档案为基础,将政府创新社会管理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加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540 万农户通过信用等级评定获得贷款支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持续得到优化。

(二)证券机构经营稳定,上市公司业绩良好

    证券机构逐渐增多,年末证券分公司3 家,同比增加2 家;证券营业部44 家,同比增加8 家;期货营业部8 家,同比增加1 家。全年交易下降,证券交易额同比减少22%,客户资产总额同比减少31%;期货成交额同比减少23%。法人证券机构实现营业收入4.6 亿元,其中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占比为79.7%

    年末20 家上市公司总市值2911 亿元,同比减少6%,总股本100 亿股,同比增长11%。上市公司新增直接融资27.7 亿元,其中国内A 股市场筹资15.7 亿元,发行公司债募集资金12 亿元。前三季度贵州上市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29 亿元,同比增长43%

(三)保险业发展平稳,服务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

    年末保险公司经营主体达到22,各级保险分支机构930 个,专业保险中介机构22 家。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较上年增长12.8%,保险赔付支出较上年增长24.7%。保险公司总资产217.2 亿元,较年初增长20.8%

    保险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保费收入4591.3 万元,较上年增长59%,承担风险保障101.5 亿元,较上年增长39.9%。全年承保政策性能繁母猪18.5 万头,较上年增长63.4%,承担风险保障1.8 亿元,同比增长75.2%

四)金融市场较快发展,市场参与度提高

    1. 债券融资成为企业重要的直接融资渠道。全年直接融资85.7 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发债融资规模占比达67.7%,较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中期票据发行企业增多,募集资金增多。省内大型企业法人较少,符合发行条件的企业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成本与贷款成本比较的优势不明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发债融资的进一步拓展。

    2.参与货币市场交易的成员增多,利率总体走高。全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共有8 家机构参与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累计成交8637.0 亿元;累计现券交易2992.4 亿元,累计信用拆借融入资金3.0 亿元。各交易品种利率全年保持总体走高态势,一些时点上受金融机构流动性状况及市场预期变化等因素影响,利率波动性较强。

    3.票据市场融资功能明显,加权平均利率震荡走高。贵州省内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采用签发汇票方式对实体经济提供支持,全年银行承兑和商业承兑汇票余额同比增长66.2%。票据市场加权利率总体呈震荡走高态势,银行承兑汇票直贴加权平均利率上升66.7%,商业承兑汇票直贴加权平均利率上升94.7%,买断式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上升55.7%

    4. 黄金市场价格稳步上升,贵州省在黄金市场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大幅提高,从一季度到四季度纸黄金价格上涨9.4%,实物黄金价格上涨15.0%,全年黄金交易量是上年的2.6 倍,黄金交易金额是上年的3.2 倍。

    5.理财业务活跃,贵州省共有14 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计发行封闭式理财产品三千余期,累计募集资金550 多亿元,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增长较快,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

    6.民间借贷利率上升,三季度达到最高值,四季度有所回落,年末借贷利率较年初上涨12.7%81.8%的借贷发生在下半年。

    (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强

    自上而下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组织协调机制逐步建立,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诚信和农民诚信成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企业信用评级逐步成为政府部门完善评先选优方式和加强分类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日益成熟,共收录7.4 万个企业组织和1854.5 万个自然人的信用信息。以创新政府社会管理和建立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为重点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服务系统成功试点运行。全省支付系统建设继续快速发展,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得到积极的推广和运用,银行卡助农服务村村通工程建设在全省农村地区全面推进,农村银行卡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二、经济运行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 万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大部分行业创新和转型步伐加快。

(一)投资、出口高速增长,消费增速回落

    1.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101.6 亿元,同比增长60.1%。以交通运输、水利环境和电力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力量。国家预算内资金和自筹部分分别增长88.1%70.5%,国内贷款占比继续下降。随着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 社会消费增速回落。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速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2.8 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对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预期等原因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降,农村人均消费支出高于城镇人均消费支出增速8.3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快速上涨,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上升了0.31.4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占收入的比例继续上升。

    3.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外商直接投资额同比翻番。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8.8 亿美元,出口同比增长55.5%,进口同比增长54.2%,货物贸易资金流动主要集中在磷化工,橡胶,烟酒以及钢铁行业。外商直接投资6.7 亿美元,同比增长127.9%,资金主要流入房地产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行业。

(二)经济发展明显提速,第二产业带动力持续提高

    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2.740.946.4。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明显提高。

    1.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生产结构得到优化。特大旱灾影响全省粮食产量较上年减产21.2%,种养结构及时调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灾害影响。畜牧业和特色经济作物增加值占比较上年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金融支农力度持续增强。



    2.工业加快发展,投资力度加大。在工业强省战略的推动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0%,较上年加快5.2 个百分点,主要工业行业和大部分工业产品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7.5%。工业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产业园区建设规模空前加快。工业投资力度高速增长,更新改造投资同比增长43.8%

    3.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层次结构继续改善。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641.6 亿元,增速较上年加快2.1 个百分点。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国际酒类博览会等大型活动的带动下,旅游、商贸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收入增长34.7%,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均增长20%以上。

(三)各类价格和劳动力成本涨幅均上升

    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拉高回落。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居民消费价格自年初开始持续较大幅度上涨,10 月达高点6.2%,后呈逐渐回落态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比全国低0.3个百分点。

    2.生产价格涨势明显。在资源性产品、牲畜等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下,生产价格不断攀升,后期涨势有所回落。其中,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涨幅较明显,全年分别较上年上涨11.1%15.0%

    3.劳动力成本涨幅同比有所上升。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增长13.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 个百分点。各类型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差距继续扩大。基本养老金、城镇医保、农村五保供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积极性增强,各项支持和扶持措施取得成效。

    4.公共性资源产品价格调整。在各类价格不断上行情况下,电力、自来水、煤、管道燃气、土地、交通等也纷纷进行价格调整,企业和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成本上升。

(四)财政收入加速增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当年财政总收入1330.1 亿元,较上年增长37.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比上年提高16.6个百分点,其中省级预算收入增长最快。经济增长为税收增长奠定了较好的税源基础,大部分行业和重点骨干企业效益明显好于上年,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均保持30%以上的增速,非税收入增长84.6%,对地方财政总收入的贡献率继续增大。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确保了以十大民生工程、交通、水利为重点的项目建设,保障三农、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稳定等各项预算支出。

(五)节能降耗取得成效,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

    节能减排检查力度加大,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工业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内。贵阳市入选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带动全省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领域节能全面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建设规划加快,退耕还林(草)等工程持续推进,全省森林覆盖率41.5%。全省节能减排项目和循环经济项目贷款余额400.6 亿元,支持项目共计221 个。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