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沈阳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报告

2012年04月20日09:4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沈阳  预算执行情况 主要工作  改革管理 十二五 财源建设 城乡环境 文明沈阳    

(三)2011年主要工作

1.大力组织收入,财政收入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一是收入规模创历史新高。年初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继续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市三大产业协调发展,项目引进和建设取得新的突破,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快速提升,财政收入增收基础进一步夯实。2011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突破600亿元大关,实现振兴以来最高幅度增长。二是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体制对各地区发展经济和组织收入的激励作用效果显著,各地区综合考虑各税种增收潜力,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财政收入始终保持较高幅度增长。健全税收与地区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挂钩的考核机制,引导各地区注重收入质量和主体税种增收。表彰纳税大户,激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税收增长。2011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为10.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79.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三是收入征管体系日趋完善。进一步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坚持分析调度和考核通报制度。加强在建项目和建筑等行业税收征管;按国家要求对外资企业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提高土地增值税预征率;将除学费和彩票发行费之外的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积极推进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2.优化支出结构,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是扎实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连续第八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人均月增加140元,年增支15.2亿元。各级政府及财税部门在加强保费征缴的同时,积极筹集资金63.8亿元,确保全市92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市本级筹集资金7250万元,从7月1日起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二是逐步完善就业创业扶持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补助政策,筹集资金12.3亿元,确保全市12.6万名灵活就业人员、2.6万名公益性岗位人员和困难家庭大学生等补助资金发放到位。强化灵活就业社保补贴身份比对,完善就业资金监管机制,确保资金发挥实效。三是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多渠道筹集资金8.5亿元,足额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和居民医保补助等提标政策。保障失业人员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支持市属重点医院发展。四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城乡低保、五保户、低保边缘户等补助标准,及时落实因最低工资提高而连带调整的“4050”和公益性岗位补贴、社区工作者补贴、见习补贴、失业保险等提标政策。在继续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基础上,为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1.53亿元。将全市8万余名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发放城乡低保户等临时性价格补贴和肉价补贴0.9亿元。五是全面改善居民衣食住行条件。落实副食、粮食储备资金,稳定市场供应。保障“瘦肉精”整治、食品安全宣传等资金需求,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筹集资金37亿元,推进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进程;加大对公交等公用事业支持力度;保障城乡绿化、环境卫生、道路整修等投入,支持蒲河生态廊道建设和卧龙湖生态保护;市本级筹集资金42亿元,支持一二三四环道路改造等项目建设。六是大力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在确保完成教育支出法定增长的同时,积极落实国家、省政策要求,调整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征收范围和标准,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资金专项用于教育支出。支持开展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等群众文化活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十二运”筹备为契机,加快推进全民健身、竞技体育等共同发展。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扶助政策,将“半边户”家庭纳入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范围。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顺利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落实资金1.2亿元深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积极支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支持公墓改扩建和烈士陵园维修改造。全面做好各项残疾人事业。保障“为城乡居民办实事项目”顺利完成。

3.充分发挥职能,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效能进一步增强。一是积极发挥政策引导。紧紧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沈阳经济区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等重点战略的实施,深入研究财政配套政策,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通过财政贴息、资本金注入、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华晨宝马新工厂、上通北盛三期、机床等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我市成为全国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扶持现代农业发展,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支持综合配套改革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全力做好资金保障。市本级扩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支持重点产业发展。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支持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库管理,提高资金调控能力,市本级调度资金43亿元支持“十二运”筹备及各地区加快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土地储备,实现净地出让,目前市财政支持土地储备存量资金达152亿元,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支持投融资体系建设和县域担保机构发展,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结合上级资金支持方向和我市客观实际,积极谋划,全面梳理,主动对接,在社会保障、农业、环保、地铁建设等方面获得上级财政大力支持。三是努力提供优质服务。认真落实国家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市级收费项目全部取消,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创新财税服务方式,国地税部门互设服务窗口,实行联合办税和24小时自助办税;组织财政政策说明会89场,为企业、单位释疑解惑;在全国率先推开乡镇财政“一点通”查询系统建设,在全市13个地区149个涉农乡镇(街)运行良好。四是持续强化资金监管。加强重点建设项目和民生资金监管。加强政府投资工程预决算审核服务,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审核效率和工作质量。严格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创新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机制,开展土地治理项目竞争立项,完善市级预验收程序。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对具备一定条件的项目,采取预拨等方式予以支持。加强财政资金安全检查,联合各方面监督力量,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经济运行环境。

4.深化改革管理,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不断推进机制创新。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收缴、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公务卡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扎实推进。根据物价变化等情况,适当提高了市直部门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有效保障各部门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政府债务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严格落实责任主体,合理控制债务规模,积极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健全制度,完善政府投融资体系建设,规范并推动投融资机构健康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支出管理。加快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强化预算执行刚性,加强统筹调剂和结余资金管理。严格落实中央、省关于压缩一般性支出的要求,实行因公出国(境)经费先行审核制度;研究制定大型活动经费定额补助办法;严格控制论坛、庆典、研讨等活动开支。认真组织开展公务车辆、“小金库”等专项治理工作,促进长效机制建设。三是不断夯实工作基础。“421工程”、“阳光财政”、“财会之家”等三项工程建设不断深入,财政宣传及政务公开工作稳步提升;成功举办第三届“会计活动日”系列活动,中国(沈阳)会计博物馆经过精心筹建顺利开馆,成为全国第一家会计专业博物馆。沈阳市会计人员服务中心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东北地区首家会计服务基地“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会计服务示范基地”正式成立。

2011年,在全市共同努力下,财政运行良好,收支规模进一步扩大,各项改革管理不断完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但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压力较大,支柱税源和重大财源建设还需进一步巩固;二是各项刚性增支因素不断出台,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加大,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三是基层和基础工作还需完善,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克服困难,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