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陕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2年03月30日14:1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草案 陕西 政府性基金 内需 民生 农业水利   

(二)201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1年,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575.28亿元,完成预算的140.17%,增长25.2%,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21.17亿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22亿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33.3亿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239.75亿元,彩票公益金收入8.42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8.33亿元,车辆通行费收入169.83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513.84亿元,增长16.77%。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社会保障和就业7亿元,城乡社区事务305.67亿元,农林水事务19.22亿元,交通运输153.53亿元。

2011年,省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52.85亿元,完成预算的125.98%,增长45.62%。其中:农网还贷资金收入7.1亿元,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21.17亿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22亿元,彩票公益金收入8.42亿元,车辆通行费收入169.14亿元。省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82.7亿元,增长26.8%。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4.99亿元,农林水事务6.75亿元,交通运输152.75亿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7.01亿元。

政府性基金当年收入与支出不完全相等,主要原因是根据有关管理规定实行专款专用,部分收入结转下年使用。

现在全省财政收支正在核实清理,中央补助结算对账尚在进行,最终数据与12月份月报数相比会有一些变化,待决算汇审编出后,再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

(三)2011年财政主要工作及特点

2011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进取,扎实工作,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1、财政收入高速增长,财政支出均衡性进一步提高。狠抓收入任务分解落实,加强对市县考核,特别是用足用活“两权”价款收入中央20%分成部分留地方的政策,及时协调组织“两权”价款入库,提高财政调控能力。全省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较上年增长43.13%和56.45%,增幅居全国前列。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推进国库直接支付,优化资金拨付流程,财政支出进度明显加快,支出均衡性进一步提高,有力地保障了“三农”、教育、文化、社保、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重点支出需要。

2、突出调结构、转方式,财税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健全。随着财力增长,省财政在加大支持经济发展投入的同时,突出了调结构、转方式的政策措施运用,形成了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并重的新机制。紧紧围绕“十二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深入调研,提出并报经省政府印发了《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财税政策措施》,出台了《扶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加快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以及《支持外向型经济突破发展财税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一市一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支持关中创新发展、陕北持续发展、陕南循环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并安排资金36.5亿元予以支持,促进各地形成竞相发展的新格局。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与22家商业银行签订《配存财政存款撬动银行信贷资金的合作协议》,以财政资金存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对缓解我省信贷紧张压力、推动经济较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国库资金调度、财政周转借款、增加补助等方式,加大对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3、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民生各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2011年,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筹资力度,省级新增安排资金80%用于民生,全年全省财政用于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农业水利等方面的民生支出为2346亿元。实施了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奖补政策,建立了城乡一体、标准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补助体系,提高了高等院校本科生和高职院校生均经费标准。以奖代补,支持高校化解债务51.62亿元。全省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向基层文化活动场所配送了设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建立了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实施了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对抗美援朝老战士、对越参战退伍军人等优抚对象和困难群体增加了生活补贴。提高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水平和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补助标准。加大投入力度,中省共安排资金119亿元,支持廉租房、公共租赁房、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省财政通过预算安排、整合中省相关专项资金,共投入41亿元,全力支持陕南、陕北移民搬迁工程加快实施。

4、重点支持水利建设,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紧紧抓住大兴水利建设的机遇,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增加水利建设投入。全年中省财政共投入水利资金71.7亿元,其中投入28亿元支持渭河全线整治和引汉济渭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支持壮大粮、果、畜、菜等主导产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及时拨付兑现各类惠农补贴资金54亿元,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建设农村公益事业项目1.5万个,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支持市县开展特色农业保险和新险种试点,增强农民防灾抗灾能力。

5、加压力夯任务,争取中央支持成效显著。密切关注中央资金、政策信息,加强对中央的汇报沟通,会同省级有关部门认真做好项目储备和对接,尽最大努力争取中央支持。全年中央共下达我省各类资金1647亿元,较上年增加445亿元,增长37%。其中,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616亿元,增加87亿元;中央专款963亿元,增加353亿元;地方政府债券额度68亿元,增加5亿元。争取到将我省潼关县纳入中央财政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范围。争取财政部中国清洁发展基金与我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对我省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6、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市县财政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完善省对市县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下达省对市县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209.36亿元,较上年增加35亿元,拨付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18亿元,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完善省对县区财政激励约束考核办法,增加了城镇化率、公众安全满意度、保障性住房支出等社会民生指标,安排县区考核奖补资金17.67亿元,激励各县区科学发展。补助市县专款62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增长36.7%,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县级财政供养人员人均财力从上年的5.26万元提高到2011年的6.36万元,基层财政保工资、保运转、惠民生、促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7、大力深化财政改革,财政科学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在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基础上,突出推进预算公开、电子化政府采购、专项资金整合、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等工作。一是全面公开政府预决算,首次向社会公开了省本级2010年“三公经费”支出,主动接受了省人大常委会首次进行的财政决算专题询问。指导省级10个部门公开了部门预算及其“三公经费”支出。二是大力推进电子化采购工作,省级政府采购实现监管、执行网上运行,电子化政府采购工作正在向全省延伸。三是启动实施省级专项资金整合工作,对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资金整合使用,集中财力,统筹安排,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完善重点示范镇财政管理体制,对重点示范镇下放财政管理权限和财力,增强重点示范镇发展能力。全面启动实施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便捷的财政服务。五是积极做好清理规范省级融资平台相关工作,进一步剥离省级政府性债务,落实还债责任,努力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六是强化财政监督,初步建成省级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平台,实现了对省级预算执行的全流程监控。扎实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各项清理整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我省财政事业稳步发展的同时,财政运行中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受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影响,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需要财政保障的刚性支出越来越多,收支矛盾仍很突出。部分县区财力水平还较低,保障能力需进一步提升。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财政科学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铺张浪费现象仍然存在,资金使用效益需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