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变“两防”——新形势下的及时调整
就在今年7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还是当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由“一防”增加为“两防”,这是中央面对形势变化,及时作出的调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到10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9%,全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6.5%。今年前9个月CPI累计涨幅已达到4.1%。此外,货币供应偏大,信贷投放过多的问题也较为突出,今年前8个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已经超过了年初确定的全年新增量不超过3万亿元的上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日前表示,“目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增长进一步加快,存在从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还有就是涨价产品在增加,有可能从现在结构性的上涨转变为全面的或者是更多价格的上涨。”
此次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出现调整,一方面说明中央对当前及明年物价形势的高度关注,“一防”变“两防”,调控难度无疑将随之加大;另一方面,凸显了中国发展任务的新变化,体现出了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说,“当前通胀压力较大,通货膨胀往往又是经济过热的表现之一,这两者密切联系。提出防过热、防明显通胀,这体现出了宏观调控措施的预见性和前瞻性,调控方式手段也将会更果断、更及时。”
“适度从紧”变“从紧”——调控政策力度加大
基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明年的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将从目前的“稳中适度从紧”转向“从紧”,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庄健认为,这在中国近年来比较少见,把“适度”两个字去掉说明政策分量加重。
今年以来,宏观调控的主基调是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央行五次调高利率,九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发行特别国债回收流动性,堪称紧缩创纪录。但一直以来,央行称之为“稳中趋紧的货币政策”。总的来说,宏观调控温和而且有预期。这种调控初步控制了经济偏快的势头,第三季度多项经济指标高位回稳。但进入第四季度,中国政府对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形势评估正在发生变化,实体经济运行有过快之嫌,而虚拟经济的资产泡沫开始出现风险。
实际上,国家高层不久前就已高密度地在一些场合释出从紧信息。发改委主任马凯12月1日在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上的发言称,下一阶段,在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中国高级经济官员近期首次对未来货币政策取向做出公开表态。
同时,多位专家学者也在不同场合表示:现在是考虑“收紧”而不是“适度收紧”的时候了。在日前举行的“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论坛”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表示,如果流动性过剩的状况持续下去,中国经济可能由偏快走向过热。此前成思危一直在警示股市和楼市的资产泡沫风险。经济学家左小蕾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前不久有关方面就曾公开表示,货币政策要适度从紧,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她说,适度从紧就是把剩余的钱都收回去,无非是公开市场操作有更多的净回购;从货币政策来看,不排除继续提升利率的可能性;存款准备金也会使用;另外就是收紧信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发改委、财政部等各部门和系统的年度会议也将陆续召开,进一步制定明年一年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计划,相信这些新的变化将在明年各部门的具体工作中得到切实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