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大在世界关注中落下了帷幕。这次会议,正值中共执政第58个年头,中国开始以改革开放为标志的新时期即将进入第30年。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提升,处在发展过程中和体制转型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在考验着中共的执政能力。不断融入世界的中国未来会是怎样的景象?这次会议阐释和确定了诸多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这里遴选出10个关键词,也许有助于解读国际舆论关注的热点,了解十七大和此后的中国。
1、科学发展观
2004年2月,一批中共的省部级官员聚在北京的中央党校,专题研讨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此后,“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共执政的一个新理念在全国迅速传播。
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科学发展观,主要是针对近十几年中国在历经高速经济增长后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忽视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城乡、区域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收入差距扩大、矿难等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等。
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更加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
在最近几年的科学发展实践中,中国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国家。中央政府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
在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成为中共当前核心的执政理念,它将在今后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2、以人为本
近日,湖北黄石市政府颁布了《关于着力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意见》,规定农民工享受和城市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特别强调农民工在户籍、工资、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这件事也许可以算是中共推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所谓“以人为本”,即“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之根本”。为促进中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
从维护人民利益出发,近4年来,中国政府取消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农业税,免除了1.48亿名农村初中和小学学生的学费,帮助超过2204万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当然,中国百姓得到的实惠还远不止这些。
今天的中国社会,幸福指数、快乐指数等词汇都成了流行语,也成为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见证。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旨在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社会氛围,体现出执政者从物质利益到精神世界对人的全面关怀。
3、创新型国家
十多年前,民营企业吉利公司的汽车事业开始的时候困难重重:银行不信,行业不认,汽车零部件公司不愿意供货。如今,数十万辆吉利汽车奔跑在全国各地并出口国外;产品实现了全数模开发,升级加速;自主研发并投产的自动变速箱等核心部件达到100%国产化。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饱尝“卖一台电脑只能赚一捆大葱钱,卖10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的尴尬。严峻的现实,促成中国政府、企业与科研部门的共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2005年,中国全社会共投入研发经费245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4%。政府计划,2010年这一投入要跃升至5300亿元左右。与此同时,各地陆续推出一批鼓励创业、尊重创造、激发创新的政策措施。有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中关村积聚了大批海外学成归来的创业者,他们的创新活力成为北京乃至更广泛地区的发展引擎。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未来国家发展战略之一。
4、资本市场
2007年4月3日,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开市钟在北京响起。该公司总裁罗伯特•格雷费尔德表示,以此感谢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做出的重大贡献,并庆祝40家中国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
中国已经改变了过去认为股份制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物的看法,把它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底,上海与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成立,现拥有1500多家上市公司,截至今年9月,总市值突破24.53万亿元。
近4年来,中国股市整体上涨和家庭收入增加,让超过1.3亿的大陆民众选择了投资股票和基金的理财方式。前不久,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将进行允许境内居民直接投资香港股市的试点,初步形成个人投资与国际证券市场的接轨。
近30年来,中国大陆由个体、私营和外资构成的非公有制企业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5.7%。去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达到630亿美元。全球500强企业已有约480家来华投资兴业,71家外国银行在中国设立了分行。世界上有75个国家承认了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正在快速迈进。
5、社会建设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理想,但终归是个梦想。如今,中国政府正在通过推动城乡养老保险、提高养老金等措施,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这是中共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共十七大将改善民生作为今后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点,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将全面深入地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纳入执政理念,在努力增加群众收入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教育、收入分配、医疗、就业、养老等关系到人民幸福安康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2002年以来,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和财政支出,使城镇居民失业率保持在4.3%以下,超过4500万城乡贫困人口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去年1月,国家调整了个人所得税制度,促成高收入者多缴税,中低收入者少缴税的合理纳税体系。今年,国家又为资助贫困学生支出154亿元,明年预计将增加一倍,使大约2000万名大、中学生获得助学补贴。
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已成为中共执政新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