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线:“羊肠小道”接入Internet
80年代末,全世界已经有许多国家和地区与国际互联网进行了连接。美国借口政治原因,不对中国开放互联网,但国内科学家们的努力并没有停止。许多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都预示着我们与互联网越来越近了。
1989年10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NCFC)立项,由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共同承担,目的建立一个连接三个单位之间的地区网络。
从这一天开始,中国与互联网的真正连接进入了倒计时。1993年12月,NCFC主干网工程完工。“很庆幸,我们坚持了TCP/IP的技术路线,没有走弯路。”回想起当初,代表清华大学参与该项目总体组的吴建平教授充满自豪。
网建好了,却发现用处不大——“清华、北大和科学院又离得近,有时候发个Email还不如骑着自行车亲自跑一趟省事。”有人如此调侃当时的NCFC的运行状况。
“网都建了,总不能闲着不用吧。”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NCFC项目的负责人之一钱华林说:“我们想和国外共享一些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这就需要一根线把NCFC连出去。”
在中国互联网界,流传着胡启恒院士的一句话:“互联网进入中国,不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而是从羊肠小道走进来的。”确实,想连上这根线没有说的那么容易。
1992年6月,在日本神户举行的INET’92年会上,钱华林约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际联网部负责人,第一次正式讨论中国连入互联网的问题。钱华林回忆:“当时美国不同意我们连入互联网,担心我们有什么军事目的或政治目的。好在很多国外的科学家都帮助中国呼吁。最让我感动的是美国某大学一位系主任,专程从家乡赶到旧金山,陪着我们去找一些资深互联网专家和管理方面的官员。”
终于,经过国内外多方努力,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互联网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
一张网:CERNET首先覆盖全国
现在看来,1994年当为中国的互联网元年。从那时开始,互联网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了。而被称为我国互联网“黄埔军校”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也是在这一年应运而生。
1994年春节刚过,正当世界第一代互联网全面兴盛之际,国家计委相关负责人找到当时的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博士,借春节拜年的机会,探讨了中国互联网的建设大计,CERNET的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
雷厉风行的韦钰敏锐地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很快就召集6所在计算机学科优势明显的高校布置了工作,清华大学获得了牵头的机会。
吴建平就是这批年轻人中的领头人,也就是这个时候,他获得了人生发展中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吴建平自从80年代初就在清华投入网络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计算机网络研究的学者之一。刚刚从加拿大回国不久,他就代表清华参与了中关村地区网建设,出任总体组专家。当时团队中还有从美国回来的李星,从英国回来的张凌,年龄都是三十多岁。
“当时学校也很果断,在相关老教授的支持与配合下,果断地启用了一批年轻人,尤其是熟悉互联网,有留学背景的年轻人牵头这一项目。”原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梁猷能教授想起这一段故事,仍然对当时的决策感到骄傲。
CERNET在这群年轻人的带领下,迅速开始了建设的步伐。1994年6月,CERNET试验网开通。1994年11月,国家紧急批复立项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示范工程。1995年,CERNET提前1年完成建设验收。虽然当时的主干网速率只有64K专线,但它标志着覆盖全国的第一个计算机互联网真正建设起来了。
此后,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科技网、中国金桥信息网等其他全国骨干网也相继开始建设并实现国际互联。
1997年前后,国家批复的我国第一批互联网科技攻关项目由CERNET牵头进行,研究范围包括网络运行、网络安全、路由器核心设备、中文搜索与编码和协议测试技术等。“黄埔军校”开始显示它的作用——如今风靡中文互联网的搜索引擎“百度”,就是最早脱胎于这批研究成果中的“北大天网”搜索技术;而高考网上录取也是在当时开始小范围探索,并成为今天互联网在教育领域最为重大的应用。
发展初期,互联网服务价格不菲,让上网只能成为少数人的特权。但由于CERNET在当时为高校的老师与同学提供全免费的互联网服务,中国第一批大规模互联网用户在高校诞生了。很多研究人员和高校学生,正是通过CERNET,比社会上提前了五到十年接触到了先进的互联网。
为了共同探索互联网这一新鲜事物,从1994年开始,CERNET还组织了规模庞大的年度学术会议,专门探讨互联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参加高校超过800所,为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与建设提供了最为紧缺的技术人才。
“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改变人们对网络的观念、认识等方面,CERNET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计算机专家汪成为院士如此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