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土地问题已占全部农村群体性事件65%

2010年11月05日10:5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农村土地整理 土地纠纷 农民土地权益 土地收益 农村宅基地 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纠纷 土地出让金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新京报:在土地维权中,农民的主要诉求是什么?

于建嵘:还是利益,只是要钱,不是要权。

土地制度侵蚀民权

新京报:但城镇化是必然趋势,如何在城镇化与农民利益之间,达到一个平衡呢?

于建嵘:执政者和专家学者,都在寻找农民失地、失业问题的解决方案。

主要措施有两个方面,第一就是要求国家权力机关加强征地管理,严格控制征地规模,禁止随意修改规划。第二是改进补偿方式,增加补偿,妥善安排好农民生计等。

这两个方案也存在问题。

新京报:什么问题?

于建嵘:这些措施,没有认识清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着政府的行政权力强制侵蚀民权,这一本质性问题。如果不限制某些官员在征地时拥有的无限权力,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李昌平表示,政府不应在农村拆建中作为经纪人,而地方财政喂不饱诱发牟利冲动,应从财政体制入手让政府为民服务

现在整个财政体制把乡镇搞得没钱花,而土地收益成为基层政府主要财政来源,所以就要以地生财。

拆与建,必经之路

新京报:你在前几年就提出新农村建设应该大拆大建,你为什么那么说?

李昌平:我们要发展城市化,要搞新农村建设,当然要盘土地。土地整合后,城镇发展得快,农村也发展得快,这个是必经之路。

新京报: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

李昌平:上世纪80年代,我还是乡镇党委书记,开始从事村与村换地,中心村和边远村之间换地,节约出来土地办厂,这样乡镇企业才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小城镇格局。随后我也形成了这个概念。

新京报:但很多专家认为不该大拆大建。

李昌平:我认为,该拆的拆,该建的建。中国要把9亿农民变成只有两三亿农民,要把几百万个自然村变成八九万个中心村,不拆不建怎么可能。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搞公共服务,怎么搞城乡一体化。

政府不该借拆挣钱

新京报:但一些地方政府为推动城市化进行强拆。那是否说明你的想法有问题?

李昌平:我认为拆建的总体思路、方向是对的,但一些做法错了。

新京报:哪儿错了?

李昌平:在城市发展、农村发展中,政府不应该成为经纪人。政府要在这里挣钱,肯定就会产生很多矛盾。

新京报:什么样的矛盾?

李昌平:比如诸城,政府为挣钱,搞房地产开发,开发商为了挣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所以只要政府想在这里面挣钱,肯定会出现利益分配问题,就会跟农民产生矛盾。

新京报: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李昌平:政府只是服务者角色,不能去挣钱,在农村土地整理过程中,关键是政府角色的定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政府下海,农民上楼”,就是批评政府当经纪人,不就跟官员下海一样了。

财政体制缺陷成症结

新京报:你在农村调研中,有政府甘心扮演服务者角色吗?

李昌平:我曾去吉林德惠市调研,当地政府只为农民服务,没有挣钱,还贴钱,农民集中居住后节约出很多土地,建了养殖小区,并实现农业机械化耕作,农民非常满意。

新京报:政府老贴钱,发展能长久维持吗?

李昌平:肯定不能,老贴钱,谁还去做呢?这就是中国现在的矛盾,如果基层政府成了经纪人,可能啥事都能做,但也可能啥事都做成坏事;而不挣钱,基层政府又没积极性,啥事都不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