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月23日),《北京市2010-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开始上网征求意见。面对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北京开出的这张8000余字的“处方”,将着力点放在了破解优质医疗资源供求矛盾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高、群众就医负担较重、普通市民急需健康教育四个方面。
亮点1
针对优质医疗资源供求
矛盾突出,医改方案提出——
推动发展:让患者看得好病
要让患者看得好病,最主要是提高医疗服务整体水平、疑难重症诊疗水平和医疗卫生管理水平,努力满足多层次需求。
目标:优质医疗资源供求矛盾有效缓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首都医疗卫生事业、医学教育与科研事业、医药产业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为建立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打下基础。
宣武安贞医院扩建
天坛口腔医院外迁
今年本市要编制完成首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规划出首都地区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新建医疗机构,特别是区域医疗中心重点向新城和城市南部等地区布局。通过对口支援、土地置换、资源重组、办分院、整体搬迁等方式,使城区相对集中的优质医疗资源向远郊区县扩展。
宣武医院:改扩建一期工程计划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一期工程完成后,日门诊量将增加至7000人次以上。
安贞医院:新门诊综合楼正在建设中,地上13层、地下3层的新门诊大楼将成为目前市属大医院中建筑面积最大的一栋门诊楼。
积水潭医院:门诊楼扩建,回龙观分院年内竣工投入使用。
北京口腔医院王府井部:建门诊楼。
同仁医院:开始扩建经济技术开发区院区。
北京肿瘤医院:建放射用房和地下车库。
北京朝阳医院:打造京西院区。
天坛医院和北京口腔医院:加快推进南迁工程建设。两家医院外迁后,崇文区出现的医疗空缺,计划再打造一家区域医疗中心。
朝阳区:在望京、垡头、东坝、北苑和定福庄附近新建和改造5家三级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
昌平区:新建5家三级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
远郊区县均建区域医疗中心
本市将加快门头沟、房山、昌平、通州、顺义、怀柔、平谷、密云、延庆9个远郊区县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两年内每个远郊区县都建有区域性医疗中心,京郊农民看病不必非往城里跑。
新建北京儿童血液肿瘤中心
为缓解儿童看病难,本市在推进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的相关项目建设外,还将在北京儿童医院新建血液肿瘤中心,并在城南再建一家儿童专科医院。同时,二级以上中医院全部恢复中医儿科,推出2至3个中医儿科临床诊疗中心。
常见十大疾病成科研重点
本市把肝炎、艾滋病、结核、禽流感四类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心血管和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宫颈癌和乳腺癌、抑郁症、慢性肾病、脊椎和骨关节病六类慢性疾病,列为“十大疾病”科技攻关项目,确定优先发展、重点支持的学科。初步建立“首都十大危险疾病”的100项临床急需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搭建十大危险疾病科技支撑体系;规范这十种病的临床诊疗,并推动中医药“十病十方”的研究,以及相关的自主创新医药产品产业化落地北京。
大医院医生可到社区出诊
为了提高社区卫生人员的素质,鼓励各类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多种方式合作。今年开展医师多点执业,引导大医院的名医到社区为患者服务,培养引进优秀基层卫生人才。2011年,还将有近百名“订单式”培养的临床医学生,分配到远郊区县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
医学院毕业生先培训再就业
医学院校毕业生要经过医院的规范化培训后才可上岗,逐步实现以“社会人”身份 “先培训、后分配”。
护理员也要经过培训和考核,明年年底前全市要完成3000名护理员培训和考核上岗,建立15家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全面落实14项基础护理服务规范和24项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规范护工行为。
建立机制协调“八路军”
北京是“八路大军”办医院,既有市属医院、卫生部的医院、北京大学系统的医院,还有军队医院等。为了统一规划北京的医疗资源,本市将建立首都医药卫生管理协调机制,统一协调“八路大军”。
本市将新设一个由市卫生局管理的市医院管理机构,名称暂时未定,负责市属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财务监管和医院负责人的聘任,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同时,试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既要有公益性医院,也要发展准公益性和经营性医院,鼓励社会办医。
两年投入337亿元
两年政府投入不低于337亿元,重点向基本医疗保障、公共卫生、公立医院、基层卫生等方面倾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