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技术的研究面临怎样的难题?
在探索试管婴儿技术的道路上,她经历了怎样的考验?
《面对面》董倩专访生殖医学专家张丽珠,正在播出。
从1982年开始,张丽珠开始了对试管婴儿技术的研究,这项技术的第一步就是获取卵子,这也成了张丽珠需要解决的第一道难题。
董倩:是怎么进行的这样的一个实验?
张教授:国外那个时候都用腹腔镜,腹腔镜这个创伤比较小,那么有这个镜子伸到腹腔里,就看见卵巢的表面了,看见卵泡在哪儿,卵泡在哪儿就在哪扎,吸出卵泡液,卵泡液应当有卵,可是如果根据西方这么做的话,那我们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因为我们国家的人,不育症,输卵管不通是另外一种情况,暴露不了卵巢的表面暴露不了,盆腔里都是粘涟,给这个卵巢盖住了,/卵巢的表面不能够暴露,所以就是我们国家的情况,跟国外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我们国家的病人的特点,不能根据西方那个方法去取卵,所以我们当时采用的策略就是开腹。
董倩:难不难,有没有风险?
张教授:因为这个手术我做了很多了。手术,就是开了腹,我手伸进去,我给这个卵巢稍微提出一些,我摸到卵泡在哪儿,然后我就扎针,扎到这个卵泡,所以这个手术过程,我没有什么困难,我觉得完全取得出来这个卵泡液。
董倩:完全靠感觉吗?
张教授:腹压这边,这边摆着管子,我扎进去,液体就自然流出来了,那我的针头会在周围转,因为这是一个卵泡,这个卵在东西南北还不知道,你得转这个针头。
董倩:能不能保证这是准确无误的?
张教授:知道这是个卵泡,可是卵泡里吸得出来卵吸不出来,那有点没有把握。
通过开腹手术的方式,张丽珠取得了患者的卵泡液,接下来的工作是从卵泡液中把卵子找出来。
董倩:这个卵泡液取出来以后呢?
张教授:的确那个时候我们从手术室,不是取卵吗,做手术的同时取卵,从手术室出来,有这么几瓶里头装着卵泡液,有试管装的卵泡液,卵泡液里头应当还有卵,我搁在一个保温罐里头,我揣在怀里,小跑步经过医学院的小操场,跑到组织胚胎教研组,请他们找卵。
董倩:跑着去?
张教授:对,自己跑着去。
董倩:要跑多久才能跑到目的地?
张教授:那也就十几分钟。
董倩:那当时这是唯一的办法吗?
张教授:我们的那个实验室,离着我们那么远,就是组织胚胎教研组,以后就改了,就是这边是实验室,这边是取卵室,通过一个窗户,我就把卵泡液给递过去了,当时他就告诉我,找到了,找到了,/所以现在的条件跟过去的确不一样。
最初,张丽珠和其他研究人员连人的卵子都没有见过,最后他们是参照动物卵子的形状才从卵泡液中寻找到了人的卵子。
董倩:取出卵子,怎么保存它?
张教授:我是给它取出来之后,它存活不了多久,如果我不给它受精的话,我就要给它储存,冷冻储存,冷冻储存卵子,是最近是在2002年才做成功的。
董倩:那您的意思就是说,把这些东西取出来以后,要么马上就让它体外受精,要么马上把它给冷冻起来,但是当时是没有进行冷冻的条件的,只能进行马上体外受精?
张教授:对,不能。只能马上,当时可是没有这么做,1982年取出来,1984年体外受精成功。
董倩:为什么中间会隔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
张教授:因为我觉得还要等待时间,我们还得逐步的建立起来,所以没有急于就赶紧做。
董倩:为什么?
张教授:条件不许可,没有资金,没有设备,比如针、设备、冰箱、培养箱、碟子都是/从外国自己带回来的,没有几根针,碟子也是,用了再好好洗,洗了再消毒,高压消毒,针也是用了再用,用了再用,再到钟表店去磨尖。
董倩:怎么会去钟表店磨尖呢?
张教授:现在是用一根扔掉一根,过去我一共从外来带回来的针没有几根,老用老用就不尖了,不尖了钝的针头扎起来就不好用了,所以正好那边有个钟表店,我就自己拿去,我看他们削尖了,削到后来削了好几次,这个头上本来有螺纹的,这个螺纹是为了你在B超下可以看见这个针尖,甚至螺纹都没有,那就只好扔掉。
在条件初步具备之后,1984年张丽珠开始了体外授精试验,体外授精就是把卵子和精子放在一起让其自然结合。
董倩:在当时一方面要说服女方,另外一方面恐怕也得说服男方?
张教授:我们一般解释做试管婴儿都是要求男方、女方同时来,让他们两个人都知道,所以这个解释工作挺多,对他们的心理,对于他们认识这个情况,所以有些人太没有知识了,我觉得讲解不通的话,我觉得不合适。
董倩:体外受精的实验是怎么做呢?
张教授:上午取卵,下午就跟精子碰头,就是在体外实验室,卵子取出来,精液也取出来了,经过一些处理,就让卵和精子在一个碟子里,有很多的精子,都摆在一个碟子里头,就让它们混合了,第二天早上看看,有没有结合。
董倩:第一次实验就成功了吗?
张教授:就成功了。就是形成胚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