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5日讯 (记者孙丹)3月24日,央行网站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的署名文章,文章从六个方面论述“在国际收支顺差条件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和创新”。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3月份以来,央行有8位司局级官员共发表11文章谈金融和货币政策。自3月2日央行国库局局长刘贵生发表题为《支持经济发展服务国计民生》的文章开始,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金融市场司司长谢多(专栏)、会计财务司司长陈志、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金融稳定局局长宣昌能、条法司司长周学东陆续发表文章,从支付体系形成,社会融资规模与金融宏观调控关系,信贷政策如何支持和促进民生事业发展等方面全面展开论述,集中阐述和解读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以下为这些文章的基本信息汇总。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张晓慧
时间:3月24日
观点摘录:
“央行票据成为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的主要工具:由于具有灵活性和市场化强等特点,公开市场操作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一开始就选择的对冲工具。不过,传统的正回购与现券卖断很快受到了央行持有债券资产规模的约束。”
“中央银行仍需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中国货币政策也将更有条件逐步增强以利率为核心的价格型工具的作用,从偏重数量型调控向更多运用价格型调控转变。”
题目: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继续推动债券市场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 谢多
时间:3月21日
观点摘录:
“实现债券市场与国际接轨,根据市场主体意愿,允许更多境内机构赴境外发行债券。”
“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间互联互通初见成效,跨市场发行、交易、转托管均已实现,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进行债券交易试点工作也在逐步推进。 ”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司长 周学东
时间:3月17日
观点摘录:
“央行将推动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建立和完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制度框架;修订《商业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删除限制银行发展的规定。……研究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等。”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 盛松成
时间:3月13日
观点摘录:
“央行充分利用报刊媒体、网站及时向社会披露统计数据,并注重与国际间数据交换,加强与各部委、科研机构以及重点关注的行业协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强行业分析敏感度,扩大央行统计调查影响力。”
“央行开发了“经济先行指标与预警系统”,动态分析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发展趋势,满足宏观调控科学性、前瞻性及预见性的需要。”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 宣昌能
时间:3月11日
观点摘录:
“针对部分金融机构跨业投资存在一定盲目性、各行业综合经营发展不均衡、监管真空等问题,要从宏观整体的角度采取审慎稳妥推进策略,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规则,明确监管主体,弥补监管真空,形成监管合力。”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张晓慧
时间:3月10日
观点摘录:
“作为发展中的大型开放经济体,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实现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必要要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也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发展中的大型开放经济体,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实现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必要要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也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司司长 陈志
时间:3月9日
观点摘录:
“加强会计制度建设,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中央银行会计制度体系:适应金融改革和会计管理的新要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部门从抓制度建设入手,出台和完善了大量推进改革、加强管理、健全内控、规范操作的规章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会计制度体系。”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 谢多
时间:3月8日
观点摘录:
“积极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努力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十一五”期间,人民银行积极发挥信贷政策窗口指导作用,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稳步推进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改革,不断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农取得显著成效。”
“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为“抓手”,全力做好就业再就业金融服务工作:。“十一五”期间,人民银行以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为“抓手”,以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妇女、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创业就业为重点,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努力做好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金融支持与服务工作。”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 盛松成
时间:3月7日
观点摘录:
“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总量指标: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创新深化,实体经济还会增加新的融资渠道,如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等。未来条件成熟,可将它们计入社会融资规模。”
“社会融资规模是更为合适的金融宏观调控中间目标:(一)社会融资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适合我国融资结构的变化。(二)社会融资规模是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关联性更显著的中间目标。”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 欧阳卫民
时间:3月3日
观点摘录:
“支付清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有力支持了我国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各类跨行支付清算系统的建成运行,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参与者构建了跨行清算的高速公路,对建立我国安全高效的金融运行体系发挥了有效的支持、推动和促进作用,极大地便利了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非现金支付工具广泛应用,有效满足社会经济多样化的支付需求: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新兴电子支付方式发展迅猛,不断创造和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多样化的支付需求。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广泛应用,对减少现金使用、降低交易成本、培育社会信用、促进金融创新、方便生产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局长 刘贵生
时间:3月2日
观点摘录:
“履行监督管理职能,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完整:国库监督管理是国库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库资金安全、确保各级财政预算顺利执行的重要环节。各级国库在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依法履行国库监督职能,基本确立了“管理机制科学、风险责任清晰、控制重点明确、检查程序合法”的国库内控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了“点多面广、手段多样、部门协作”的对外监督管理体系,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把好关、守好库”的神圣使命。”
(责任编辑:佟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