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慧:以利率为核心更多运用价格调控

2011年03月25日10:2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张晓慧 流动性过剩 利率水平 存贷款基准利率 利率市场化改革 价格型 窗口指导 渤海证券 加息 价格杠杆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3月24日,央行网站发表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的署名文章。

文章表示,“由于结构调整有一个过程,未来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状态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2002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个显著特征,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未来的货币政策,张晓慧称,中国货币政策将更有条件逐步增强以利率为核心的价格型工具的作用,从偏重数量型调控向更多运用价格型调控转变。

央行副行长易纲(专栏)在此前一天则称,与全球的利率水平相比,中国目前的利率水平“很舒服”,太高了会吸引热钱。

顺差增加应对流动性难度

张晓慧的文章指出,国际收支顺差使中央银行不断被动购入外汇、吐出过量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并直接增加货币供应,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压力。除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的短暂例外,这个时期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和创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冲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抑制货币信贷过度膨胀的需要。

“存款准备金工具具有主动性较强的特点,收缩流动性比较及时、快捷,能够长期、‘深度’冻结流动性,更适合应对中长期和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局面。”张晓慧表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锁定部分基础货币并降低货币乘数,进而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扩张能力,对于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着更大的效力。”

连续三周,央行在公开市场上都实现净回笼,但市场利率继续缓慢下行。为应对流动性,上周五央行再次宣布提高存准率0.5个百分点至20%的历史高位,为今年第三次、去年初以来第九次上调。

“应该说,存款准备金工具对于成功进行流动性对冲功不可没,目前其对冲作用甚至超过了公开市场操作。”张晓慧表示。

同时,她也指出,在流动性持续较多的情况下,央行票据这一操作工具的推出为货币调控赢得了一定的主动权。中国仍处于体制转轨中的特点使得中央银行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转向价格型工具调控

张晓慧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在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程度,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上,也高度重视利率等价格杠杆对于引导预期、调节资金供求的作用。“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结构调整有一个过程,未来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状态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随着市场自身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应该是大的趋势。”张晓慧表示,“中国货币政策也将更有条件逐步增强以利率为核心的价格型工具的作用,从偏重数量型调控向更多运用价格型调控转变。”

2010年到2011年2月,央行已经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渣打银行的宏观报告认为,自2011年1月以来,决策部门更侧重量化货币紧缩政策。

渤海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认为,上周五央行再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表明近期决策层对通胀与流动性重归充裕的忧虑大过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心。加之,国内经济增长仍然处于平稳的状态,且内需仍然较为旺盛,未来政策紧缩力度仍然较大。下一步,央行很可能在本季度末或者下季度初视CPI走势与经济状况再次动用利率工具。

渣打银行认为,今年上半年还会有两次加息,每次幅度为25个基点。加息3次也是有可能的。同时还会伴随着大范围的存款准备金率调高。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