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加息预期再度升温,利空阴影笼罩股市,银行股带头大跌。不过经济学家对此判断存在诸多分歧。
中国银行(4.03,0.02,0.50%,吧)全球金融市场部最新报告称,目前中国对内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对外却依然面临货币升值资本流入的压力,利率的变化必伤其一。况且,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现回落的趋势下,加息则变得似乎更缺乏基础,因此从常理来看,对于近期内中国央行会再度出手加息持怀疑态度。
报告并称,6月份中公开市场净投放、财政性存款流出以及外汇占款释放因素将造成基础货币数量明显增大,预计单月增长将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料将货币乘数拉低约0.2,当月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有望从5月份18.1%回落到约17.4%,可以视为有显著回落。
因此,7月份央行再度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降低,在短期内宏观金融数据料不致增添更多的空头预期。
“现在几乎找不到任何要加息的理由。”兴业银行(25.05,0.04,0.16%,吧)首席 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如果理性考虑,当前缺乏加息的任何必要条件,至少到7月底加息可能性很小。“去年也是传了很多次加息,但最终并没有加。而且现在难以从周小川的言论得出加息的结论。”
但他与中行观点不同,他认为,为摆脱金融机构预期不稳、参与公开市场不积极的情况,同时对抗热钱流入带来的外汇占款增加,抑制金融机构信贷冲动,7月份有再度上调准备金率的可能,执行时间很可能在7月20-31日之间。而第三季度也可能宣布放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
“不过,如果,成品油、电价在三季度后继续调价,或者出现外资出逃,则三季度后不排除加息的可能。”鲁政委说。
渣打银行王志浩在最新报告里则支持加息,他认为,将现在的信贷限额政策与以信贷限额作为重要调控手段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相比,现时中国经济的商业化和多样化程度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他们仍然认为,对于货币产生的压力,应该采用加息手段。
他认为,出于对出口增长放缓、对中小企业前景的恐惧,对房价和股价跌落的忧虑,以及一些未能获得贷款的大企业(包括开发商)的抱怨游说下,或许在今年年内有可能放松信贷限额控制。倘若这一点担心真的成为现实,那将会导致银行信贷的急剧膨胀。
信贷放松的时机,或许在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王志浩认为,恰当的选择是信贷限额放松与加息的组合——无论公营还是私营部门,加息将提高所有人的融资成本。不好的投资项目会受到惩罚,给盈利能力强的中小企业辟出融资管道。
鲁政委还说,周小川在6月底参加第4届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和欧元体系中央银行高层研讨会时,针对记者问及“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还是价格趋势”时指出,“虽然经济学理论说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但实际上取决于人们如何去理解”。这也就意味着市场关于加息等进一步过度紧缩货币政策即将出台的判断,存在巨大的疑问。本报记者 林小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