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昨日在美国华盛顿接受本报特派记者独家采访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就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监管合作取得实质性成果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昨日在美国华盛顿表示,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考虑和谋划资本市场的发展定位。在全球化背景下,审视和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统筹兼顾、内外结合,不断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根据中美两国发布的联合情况说明,本次战略经济对话在两国金融合作和金融开放方面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就此,本报记者对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了广泛影响,本次中美对话有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尚福林:这次对话中美双方就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针对次贷危机的爆发和由此造成的金融动荡,美方发布了相应的评估报告以及加强金融服务企业和监管者运作的建议。美方还宣布,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对各项建议执行情况的评估结果,以及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有关建议。中美双方今后还将就这一问题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和监管合作,共同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
我们要高度关注国际金融运行和波动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的一些不确定性,把强化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一以贯之地放在战略高度。要解决市场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问题,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和整体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为满足不同层次的投资者和筹资者的多元化投融资需求和风险管理的要求,应进一步完善市场层次,改善产品和品种结构,创造条件促进资本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不断增强我国资本市场在开放条件下的抗风险能力。
记者:前不久,中国证监会宣布已经启动了关于证券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评估。作为本次对话的成果之一,中国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这项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有关证券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政策建议。请问这是基于什么考虑?
尚福林:中国资本市场自建立之初就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并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证券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与其发展水平是基本相称的。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证券业和资本市场的现行开放政策及其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分析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是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政策、有序推进证券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奠定基础。
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始终是中国资本市场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一个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需要充分考虑与整体经济的开放相适应,与整个体制的改革相配合,与金融市场的开放相协调。我们知道,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在引进管理技术、促进竞争和创新、改善市场服务、促进市场发展、提升我国证券经营机构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国际经验表明,过度和过快的开放会导致潜在金融风险、对资本市场形成冲击。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继续按照“循序渐进、安全可控、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以积极务实的态度,适时适度地扩大证券业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去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主要股票市场出现较大波动,不少大型跨国金融机构遭受巨额损失,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同时,国内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证券经营机构整体实力还比较弱小,市场快速发展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将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及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联系,深入分析评估各项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效果、风险隐患、利弊得失和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政策,逐步提高我国证券业和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