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美企业签署35项贸易协议 约136亿美元 公民赴美旅游17日启动 -曹培玺任华能总经理(简历) 陈飞虎代华电董事长(简历)  公告全文 -中国楼市可能出现数千亿资金缺口 房价下半年或深度反向调整 -教育局证实范跑跑无教师资格证 甘肃天水发生高考集体冒名替考 -08上半年383名基金经理巨亏一万亿 5月股票基金开户数再跳水 -灾区呆账由各银行自行核销 建行15万元以下核销权下放一级分行 -证监会:出台政策不会阻碍市场发展 详解券商风险处置三大热点 -全国夏粮单产将再创历史新高 "龙口夺粮"稳定物价 前景难乐观 -中国外储超G7总和 配置运用成当务之急 国内热钱约5000亿美元 -烈度已经接近极限 专家详解汶川大地震
能源价格管制是本轮股市大跌最直接原因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6 月 1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当有长远的思想准备,国际粮价的上涨恐怕不是短期的过渡性现象,因此也不是我们咬咬牙挺一挺就能够过去的。即使粮食价格的回落,也很可能只是短期的现象。不要寄希望于强制性的粮食限价政策躲过粮食价格上涨的高峰期,等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会自然消失,那时候就可以回归正常的粮食价格政策。

  从我们国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来看,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上涨、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是大势所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农产品和食品价格的提高有利于粮食供应的增加以及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提高。相反的,如果强制实行粮食限价收购和限制农产品价格,就会严重打击农民的积极性,损害农民的利益,这与支持三农的大政方针是矛盾的,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大方向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提高农产品价格是大势所趋。

  当然,提高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不能不考虑对于群众生活的影响。中低收入阶层的生活一定会因为粮食价格的上涨而受到很大影响,政府应当加大这方面的财政支出,对受影响的城乡低收入阶层进行足够的补贴。2007年,财政收入总额超过了50000亿元,2008年一季度,财政收入增加35.5%,税收收入超过33.8%,对于这点生活补贴,财政是完全可以承受的,而且是应该承受的。至于中高收入阶层,甚至比较大部分的城镇居民(当然不是全部城镇居民),是能够承受在现有水平上增加一二百元,甚至更多一些的食品支出。

  我们的结论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来自国际市场和国际力量的推动,并且,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很可能是一个短期内无法改变的趋势,我们应该顺势而为,乘机推进农产品价格改革,在农产品食品价格上涨的同时,较大幅度地提高对于低收入阶层的补贴。

  二、关于原材料和能源价格

  原材料能源的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国际市场的需求拉动,来自中国的直接需求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只是国际最终需求的中间需求。在最终需求中,中国只是国际市场总需求的一部分。对于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来说,原材料能源的价格上涨主要是一种成本推进的通胀。如果一味压制中国的国内需求,对于抑制国际性的通胀的效果是有限的,不仅如此,还将给我们的国际竞争对手让出更多的空间,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损害中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国际市场进口的原材料和能源的涨价,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无疑是成本推动的产品价格的涨价压力。因此,从最为直接的层面上来说,由此引起的通胀是成本推进的。但是,也有人进一步分析国际原材料和能源市场的价格上涨的原因,他们非常正确地看到了国际市场的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上涨主要因为过于旺盛的世界性的需求拉动。从国际贸易来看,来自中国的需求构成了国际市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这第二层面来说,原材料能源的价格上涨是需求拉动的通胀,中国的需求在国际市场需求中举足轻重。到这里为止,这样的分析和逻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再往前推一步,认为要抑制国际市场的价格上涨,就要抑制国际市场的需求,而要抑制国际市场的需求,就要抑制来自中国的需求,要抑制来自中国对于国际市场的需求,就要对中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那就错了!因为,这不是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完整故事。要是我们更进一步地分析来自中国的需求,我们可以发现除了因为国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增加的对于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需求只是中间需求,最终的需求不是在中国而是在国际市场。比如,据有关估计数据,我国出口的钢材,加上机电、家电等产品的钢铁含量,一共达到八千万至一亿吨。换句话说,虽然我们进口大量的铁矿石,但用来炼成八千万至一亿吨钢铁的铁矿石的真正需求来自国际市场。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中国加工后出口的相对价格较低的产品缓解了全世界的通胀压力。但同时,国内的企业和人民却承担了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收评:沪指破2800 十连阴改写A股历史 不宜恐慌杀跌
沪指罕见七连阴 金融股唱主角 两市“破发”队伍渐扩容
沪指盘中跌穿3000点 市场观望政策走向 中国通胀峰值明年出现
A股现罕见“跳水一小时” 沪指重挫逾180点
沪指盘中跌穿三千点“铁底” 市场观望政策走向
一周跌3% 沪指逼近3300点 两市成交量创新低 流通市值减2.9%
图片新闻:
50年一遇洪峰今抵珠海 未来3天暴雨 黄河可能发生大洪水(图)
暴雨袭击全国20省份 已造成169人死亡 3800多万人受灾[组图]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收养汶川地震孤儿资讯/ 寻亲资讯 / 震后防疫 / 抗震救灾行动 /最新报道
· 聚焦拉萨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
· 中国推行大部制改革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08年 07年) / 数字报告/ 农业发展 统计报告/ 农业投资政策及项目
· 中国社会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