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在提高上市公司股价和市值的同时,令上市公司开始重估自身价值,也迫使境外战略投资者不得不重估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收购价格。
华新水泥(30.80,0.37,1.22%,进入该吧)昨日公告表示,公司决定向境外战略投资者提高定向增发价格。调整后的新方案为:公司拟向全球最大水泥制造和销售商之一Holcim Ltd.全资拥有的子公司——Holchin B.V.定向发行不超过1.6亿股A股,发行价格不低于本次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按此方案和此时华新水泥的股价水平,发行价格应不低于26.62元。
然而,依据华新水泥2006年3月7日确定的定向增发方案与当时的股价水平,华新水泥本次增发价格应不低于6.08元。
由此一来,如果按照两个最低发行价格计算,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Holchin B.V.需要为此多付出32.8亿元。
毋庸置疑,各方争议的焦点,也正是在发行价格上。据悉,华新水泥本次战略引资,于2006年11月14日通过中国证监会发审会审核。随后,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主管部门在审核时,对发行价格提出了异议。目前,本次战略引资仍在审批过程中。
在发行价格方面遭遇牛市尴尬,华新水泥增发事件并非个例。
国际知名投行高盛在三家公司增发事项上的境况,即是此类事件的最好诠释。
由于增发价格过低,美的电器(33.00,0.40,1.23%,进入该吧)和福耀玻璃(28.05,0.34,1.23%,进入该吧)的增发申请先后被否,致使高盛入股这两家公司均遇阻。而定向增发方案获得“有条件通过”的阳之光(21.82,0.12,0.55%,进入该吧)11月29日表示,将向包括高盛在内的投资者、财务投资者以竞价发行的方式发行不超过30%股份。也就是说,此时高盛如果入股,就需按照询价结果认购股份,而非去年11月约定的每股3.99元。因此,对于是否入股阳之光,高盛有关人士表示“将根据询价结果再做决定”。
面对“一口锅”引发的轩然大波,SEB集团也遭遇同样的难题。苏泊尔(44.86,-0.06,-0.13%,进入该吧)最近公告披露,SEB本次要约收购价格为47元/股。而在2006年8月,苏泊尔确定引进SEB时,股权转让、定向增发的价格均为每股18元。两形之下,SEB本次要约收购需多掏10亿元以上。
安邦集团高级分析师贺军认为,外资在中国的并购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牛市使得外资并购普遍遇到了收购价格的重估问题。已有的案例表明,外资并购增长的前景需要重估。⊙本报记者 彭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