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是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05年推出股权分置改革政策时面对证券市场剧烈震荡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目前,这场中国资本市场历史上最大的制度变革已顺利进入尾声。
随着中国证监会稽查总队近日宣告成立,经历重大改革之后的中国证券执法新体制也初步形成。
分析人士称,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解决了长期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与此相适应,今年以来,随着包括“新型执法模式”在内中国资本市场的各项制度、法律法规建设的全方位跟进,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些制度性问题正逐步解决,中国资本市场和谐发展基础渐渐得以夯实。
去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通过制度性变革的努力与经济增长催化出了高成长业绩。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值从年初的3.06万亿元左右,发展为年底的9.5万亿元,从原来的全球新兴市场第四位变成了新兴市场第一位。
沪深证券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沪深两市总市值超过31万亿元,短短的两年时间市值增长了10倍。按照2006年中国的GDP总额21.087万亿元来测算,目前股票市场的总市值超过GDP总额约10万亿元。A股市场不仅在极短时间内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也是全球最活跃的市场之一。
资本市场的活力唤醒了投资者的热情。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数据显示,目前,沪深两市总账户已经超过1.3亿户,A股账户超过1亿户。其中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在增加,持股占流通市值近半壁江山。
随着各项制度的完善,中国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也进一步发挥。去年以来,境内市场累计筹资超过7000亿元,而此前5年的累计筹资也只有3986亿元。同时,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市场化运作,存量资产质量逐步提高,资源配置作用显著增强。
“目前中国股市的市场规模、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功能不断健全,直接融资功能得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能力明显提高。中国股市正呈现经济‘晴雨表’的作用。”监管层这样定义股权分置等系列制度改革后中国股市的新变化。
自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破冰以来,以股改为核心的一系列资本市场制度性改革取得重大成功。在坚持法治先行的原则基础上,中国资本市场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新兴加转轨”市场特色的立法道路,
以2006年1月1日新公司法、证券法的实施为契机,资本市场法律规则体系得到了全方位的梳理和重构,形成了以证券法、公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为主体,证券期货类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自律规则相配套的、比较完备的、多层次的法律规范体系。
按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的话说,中国在法律制度、交易规则、监管体系等各个方面,都建立起了一个基本上与国际标准相符合的资本市场。
尚福林则坦言,影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外部制约因素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资本市场建设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基础性制度薄弱的问题仍然突出,“新兴加转轨”的基本阶段性特征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国资本市场总体上还处在继续夯实发展基础的阶段。
来自证监会提供的信息表明,今后将围绕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水平、进一步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工作三个方面夯实资本市场和谐发展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