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的流动性和业务扩张冲动将中资银行推上国际并购快车道。专家认为,银行业跨国并购热潮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但也有投行人士提醒,要警惕并购题材的炒作,避免空赚指数不赚钱;中资银行试水国际市场,需在公司战略框架下慎选投资对象,让并购带来实实在在的盈利增长。
并购热潮未来几年将持续
通过并购,中资银行有望快速获得服务海外客户的网络和技术平台。日前工行以54.6亿美元购入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创造了国内银行海外并购的最大手笔。受益于中非贸易,工行的公司银行业务将从这笔交易中获得可观增长。
南非标准银行总裁Jacko Maree在10月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详细谈到了并购将给双方带来的业务互补性。“南非标准银行将为工行客户在非洲开展业务提供绝佳的金融平台。”Jacko说,此次并购将给工行带来的收益还包括,标准银行在非洲之外的网点,以及针对资源行业提供的银行金融产品。除了在公司银行、贸易金融以及投资银行等领域进行合作,二者还计划成立一个数额超过10亿美元的全球资源基金,专门用于对矿业、天然气等资源行业的投资。
国泰君安证券公司研究员伍永刚认为,由于欧美市场进入壁垒高,目前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选择范围有限,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因此可以考虑选择某一个市场作为支点,辐射其他市场。”伍永刚说,工行选择南非标准银行,将对整个非洲市场都有辐射扩散作用,从地域经营上看,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有利于跨国经营。
相比设立分支机构,并购显然让中资银行更容易进入到壁垒较高的发达国家市场。今年10月,民生银行入股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就让久久徘徊在美国市场之外不得而入的中资银行找到了进入这个市场的捷径。通过此项并购,民生银行有望和联合银行共享后者在美国的66处分支机构。民生银行独立董事王松奇提起这次并购说:“只有通过并购将银行规模做大、同时开展综合经营,银行才能获得更大的获利机会。”他认为,去年12月,中行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进入非银行业务,就反映了中资银行通过海外并购开展综合经营的新动向。未来几年,银行业的跨国并购是大趋势,金融资本将加速在国际市场的融合。
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新路径
过去两年创造了投资中国银行业高峰的境外资本,随着中资银行并购资源的稀缺,规模渐渐呈下降趋势。而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战略将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新的路径。
无论是引入民生银行资本的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还是结盟工行的南非标准银行,外资机构都对中资银行在本土市场的网络表示了极大的热情。工行作为南非标准银行的大股东,它承诺的贡献包括:与南非标准银行在公司银行和贸易融资方面共享有价值的客户基础以及在中国庞大的网络和技术系统;在投行方面共享工行独一无二的分销网络以及获得相关投资和业务资格的机会。
并购应带来业务互补
“并购对象必须在业务上具有互补性。”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松奇认为,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背后,反映了银行扩大规模和开展多元化混业经营的迫切需求,在加速融入国际市场的同时,从长期看,业务是否具有互补性是开展并购的重要考量因素。
但是,伍永刚担心,处于起步阶段的中资银行国际并购会因为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而导致没有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通过并购打造了全球金融平台的典范之一汇丰银行,在2003年并购了美国最大的独立消费信贷银行——美国家庭银行,如今受次级抵押贷款影响,美国家庭银行成为汇丰盈利最大的负担。经济和政治因素将导致的潜在风险是银行跨国并购必须考虑的因素。此外,王松奇认为,如何熟悉并且适应国外的监管环境和法律标准是中资银行海外并购面临的最大挑战。
业务互补在培育盈利增长点的同时,将便于中资银行进行并购后的整合。有一种担心认为,迅速进入陌生的业务领域不利于中资银行开拓海外市场。中行在全资拥有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后,向该公司派驻了管理人员。如何迅速熟悉航空融资租赁业务,在中行战略框架下,实现并购带来的潜在业务增长空间,是目前中行此项并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