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民币汇率“强”于大多数亚洲货币。业内人士认为,“只升不降”的单边汇率走势可能吸引投机资金转向中国。他们建议,借鉴周边国家经验,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打破单边升值预期是当务之急。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今年1-7月,人民币成为亚洲少数几个有效汇率升值的货币之一,升值了1%,仅次于印度卢比、菲律宾比索、泰铢。其余7种主要亚洲货币的有效汇率均贬值。
即使仅以对美元汇率来衡量,今年人民币升值超过3%,也快于韩元、新加坡元、马来西亚元等亚洲货币。例如韩元对美元升值约0.67%,新加坡元对美元升值0.71%。新台币、日元、港元等均贬值。
人民币为何突然成了“强势”亚洲货币?实际上,今年1-5月大多数亚洲货币对美元都一度大幅升值,超过人民币的升幅;但从5月前后,强势亚洲货币纷纷急转直下。
亚洲货币贬值,一方面是不希望本国出口受影响,不希望外汇储备“缩水”;另外一个重要动机是对抗“热钱”。时值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亚洲各国在年初本币大幅升值的同时都警惕“热钱”再度入侵。货币贬值后,对“热钱”的吸引力自然下降。
现在这些难题都集中“转移”到中国来。除去出口放慢(目前可能性不大),外汇储备“缩水”与投机资金涌入都是央行必须面对的。
关于投机资金的规模有多大,潜在破坏力有多强,目前谁也说不清。但今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确多出1200亿美元的顺差与外商投资之外的外汇。
多位专家指出,汇率单边升值将带来风险。其他亚洲货币很“聪明”地通过大幅度波动来化解风险。而人民币汇率目前仍承受强大的单边升值预期,未来应该继续扩大汇率弹性,形成有升有降的走势,增加投机资金流入的成本和风险。
他们建议,首先要扩大人民币的日间实际波幅。央行更多关注中间价的隔日波动,但实际上人民币日间波幅过小限制了弹性发挥作用。
以日间盘中价衡量,人民币汇率日波幅仍远低于其它亚洲货币。例如韩元、新加坡元兑美元日波幅经常超过0.6%。目前人民币汇率波幅虽定为0.5%,但实际上超过0.3%的次数都极少。日波幅过小,交易缺乏积极性。
其次,隔日定价也应该更多通过市场,使市场主体起主导作用。目前人民币隔日定价与经济基本面几乎没有联系,该贬值时也不贬值。最近亚洲多种货币受次级债危机影响走软,人民币却基本没有反应。
目前人民币兑美元已经持续升值两年,升值预期却依然强烈。通过扩大汇率波动,或将减少人民币承受的压力和金融系统面临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