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茉楠:中国制造业格局调整面临战略拐点

2009年12月09日09:2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制造业 制造  张茉楠 金融危机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三、 加快制造业区际转移推动中国制造业整体升级

从制造业转移规律看,国内的产业转移其实就是世界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延伸,因此,必须对产业区际转移的趋势和特点做出明确判断。

东部沿海地区以OEM生产方式发展起来的制造业,正面临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以及资源、能源短缺和高消耗的影响,产业转移压力巨大,迫切要求转向更具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地区,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正是对接形成跨区域产业链的有利时机,金融危机使中国制造业域际转移的临界点提前到来。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曾说过:“如果今天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要被产业结构所调整” ,金融危机中 广东“双转移”的战略构想及实施为中国制造业区际转移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样本。作为中国最早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珠三角,从最初的“三来一补”到如今的“世界工厂”,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GDP连续18年领先全国,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至此,广东经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飞跃。但此后广东经济长时间停留在“三来一补”型经济模式里,陷入了结构性瓶颈之中,特别是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外汇储备快速增加、贸易摩擦增多,都要求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广东加快推进“双转移”。显然,大力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珠三角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对珠三角乃至全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经济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珠三角来说,目前只有通过“腾笼换鸟”,才能给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才能更好吸收欠发达地区优势劳动力,带来更高产值和劳动力单位产出。

当前中国制造业转移升级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方面,区域差异的趋缓为产业转移提供了必要的宏观条件。目前我国工业和制造业发展呈现出“东慢西快”的态势。从历史经验来看,当经济处于下行期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缩小之势,目前“东慢西快”的区域增长状况也反映了这一规律。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区际转移的潜力巨大。中国经济具有纵深的腹地,沿海经济带,中部经济带,东北、西北和西南经济带,每一个经济带之间具有非常良好的功能承接和产业替补的优势。据测算,我国沿海10个省市集中了全国加工贸易的97.4%,到2010年,仅粤、沪、浙、闽4省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就将达 1.4万亿元,因此产业转移的潜力巨大。

四、加快制定制造业区际转移政策框架的建议

当前再审视我国以往的产业转移政策,产业发展规划、财政投入支持、劳动力转移等配套政策体系也不够完善,推动产业转移涉及到科学发展所必须突破的经济转型升级、结构升级、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方方面面的难题,必须综合推进,才能够综合破解。

一是为避免沿海地区制造业区际转移期间的出现产业“转换缺口”,应把握转移的节奏实现渐进、有序转移;二是在产业外移之际,东部沿海地区应尽快推动制造业向前端的研发、工业设计,以及后端的品牌营销、金融、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服务等环节发展,实现工业深化;三是通过产业分工、资源综合利用和企业重组等途径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好前期规划;四是国家应从制造业整体布局的角度纳入产业同构评价指标,基于产业关联和产业链整合发展,统一产业布局,避免新的产能过剩;五是为做好相关产业转移工作,国家应尽快制定产业转移的政策框架,包括转移资金、制造业承接的技术支持、供应链管理、相关配套服务措施以及产业指导目录和人才储备等等。(张茉楠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

   上一页   1   2   3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