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近期“中国制造”成为最热的关键词。事实上,制造业升级是所有制造业大国都迈不过去的一个“坎儿”。此次金融危机倒逼中国制造业格局必须做出重大调整。中国要选择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反危机的突破口,金融危机正是东中西部制造业对接形成跨区域产业链的有利时机,相信制造业区际转移的展开也将标志着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增长转型的全面启动。
一、中国制造业积极打造全球产业链中的规模经济优势
制造业是中国高速成长的动力引擎。中国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目前中国制造业创造了GDP的总量的1/3,贡献出口总额的90%,未来10~20年制造业仍将是中国经济的立国之本。
1、中国制造业增速与规模增长占全球制造业比重不断上升
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制造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8~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约15%,高于全部工业与GDP年均增幅。“中国制造”庞大的生产能力,使其每产生10%的增长,就能拉动全球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2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增长速度居全球之首,制造业比重增速远远超过美国。2007年我国制造业GDP增加值按美元计算达13000亿,在全球制造业中比重从3%提高到13.2%,成为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大国。华盛顿经济咨询机构GlobalInsight近期预测, 2009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出口中所占比例将达到17%,而美国将从2007年的20%下滑至2009年的16%。中国将于2009年超越美国而成为全球最大制造中心,较预期提前四年。
2、中国制造利用规模经济优势谋求世界贸易产业链“上位”
依据WTO 2008年的世界贸易统计数据,198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占世界制造业出口的0.8%,1990年为1.9%,2000年为4.7%,而2005年就比2000年翻一番还多,达到9.6%,仅次于美国的10%和EU(25)的44.3%;而在制造业进口上,1980年中国制造业进口占世界制造业进口的1.1%,1990年为1.7%,2000年为3.5%,而2005年就比2000年接近翻一番,达到6.6%,仅次于美国的10%和EU的40.4%,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体系中扮演着独特角色,既是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内贸易的重要伙伴,又是垂直分工中的重要环节——世界制造业中心。
3、制造业一直是中国外向型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制造业中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年上升。以加工贸易为例,上世纪90 年代,我国已经通过各种贸易方式进口必要的设备,建立起了自己的生产能力,因此我国加工贸易开始出现顺差。加工贸易进出口与我国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的关系。1991年,我国GDP增长9.2个百分点,其中1.14个百分点是有加工贸易进出口拉动的,它在GDP增长中的份额也达到12.4%。自此,加工贸易无论是在GDP增长中的份额,还是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都凸现了它的重要地位。特别是1998~2008年,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每年平均达58.6%,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度达4.8个百分点(以GDP平均增长率8%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