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生态文明 制度护航

发布时间: 2014-08-26 11:05:38  |  来源: 人民日报  |  作者: 刘 毅 武卫政  |  责任编辑: 环境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补偿 生态环保 生态效益 环境保护法

PM2.5排放量降了

拉起一条条生态红线和环保“高压线”,促进发展路径转变

京津冀治霾,河北省压力巨大。河北立下“三年让大气质量有所好转,五年有所改善”的军令状,省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列为四大专项行动之一。不再为GDP排位纠结,努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污染治理,在全省上下成为共识。

今年一季度,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增速降幅之大近20年少有。与此同时,一些可喜的变化引人注目。1至5月,河北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同比下降5.1%,今年以来呈持续下降趋势。新材料、电子信息投资都增长了五六成。

与河北一样,很多地方拉起一条条生态红线和环保“高压线”,呵护绿水青山,向粗放型生产方式说“不”。

在贵州,《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条例。《条例》要求省政府确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自然资源使用上限和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并向社会公布。此外,贵州成为继福建之后,第二个正式启动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省份。

在江苏,一份详尽的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将全省国土面积的22.2%划定为生态红线区域。江苏还实施了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政策,突出“谁保护、谁受益”“谁贡献大、谁得益多”的导向,省级财政安排近10亿元补助资金,支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

在山东,各污染行业排放标准不断加严,用“高标准”倒逼产业结构大调整。从2013年9月起实施的《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

在浙江,“五水共治”今年全面铺开,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以治水为突破口,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浙江计划年底前消灭垃圾河,有效改善臭河、黑河水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响污染防治战役,战果初显。环保部公布的今年上半年监测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首批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74个城市总体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平均达标天数比例由58.7%上升为60.3%,PM2.5(细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浓度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有所改善,13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提高3.2个百分点。空气重污染发生频次、持续时间和污染强度均明显降低。

不过,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老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出现,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仍需快马加鞭,加快推进!”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说。

版式设计:李姿阅

   上一页   1   2   3   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