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

2014年02月11日09:39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指南 重要生态功能区 国家生态安全 生态文明 生态恶化 生态环境保护 技术与方法 生态问题 红线 生态效益

怎样做到差异性划分?

●通过生态重要性评估识别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空间区域

在确定生态功能红线的划定范围以后,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通过生态重要性评估识别出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空间区域。在系统调研国内外生态功能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指南》针对3类划定区域分别建立了差异性划分方法,以保证生态功能红线划定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对于重要生态功能区,主要开展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评价,包括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防风固沙、洪水调蓄等评价内容。目前,国际上在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相对成熟与完善,《指南》分别给出了大尺度快速评估方法和中小尺度的数学模型方法,可供全国各地划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对于生态敏感区、脆弱区,主要开展不同类型生态敏感性评价,包括水土流失敏感性、土地沙化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等评价内容,采用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也是在学术界得到公认并已在典型区域研究得到了较好应用。

对于禁止开发区,考虑到各类保护区分布分散,空间交叉重叠程度高,主管部门多、管理严格程度不一等现实情况,《指南》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纳入生态功能红线范畴,体现其管理严格性。

最后,为便于对生态功能红线实行严格保护与长效管理,规范化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成果形式与内容,《指南》提出了集图件、数据库、文字报告为一体的生态功能红线成果要求。其中,图件包括生态功能红线划定过程中的各类基础图件、不同类型生态功能红线分布图与汇总图;数据库是生态功能红线的基础信息集成,包括地理位置与范围、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保护目标、主导生态功能、主要人类活动影响及存在的问题、管控措施等;文字报告主要说明生态功能红线划定的技术环节、工作过程及结论。

《指南》的出台标志着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全面开展,下一步,环保部将继续深化生态功能红线划定试点工作,力促生态红线落到实地,实行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

   上一页   1   2   3   4   5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