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烟气变废为宝 螺旋藻催生治沙产业链(图)

2013年10月30日09:3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治沙 产业化治沙 沙漠 绿色低碳能源产业 生物质发电 螺旋藻 

金秋阳光下五彩斑斓的沙柳为广袤的毛乌素沙地增添了一抹新绿。(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魏博 拍摄)

金秋阳光下五彩斑斓的沙柳为广袤的毛乌素沙地增添了一抹新绿。(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魏博 拍摄)

国际生物质绿色低碳循环能源重点示范基地的螺旋藻生产研发中心,发电排放的洁净烟气作用于螺旋藻的生产,替代传统养殖所用的碳酸氢钠和部分养料。(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魏博 拍摄)

国际生物质绿色低碳循环能源重点示范基地的螺旋藻生产研发中心,发电排放的洁净烟气作用于螺旋藻的生产,替代传统养殖所用的碳酸氢钠和部分养料。(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魏博 拍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 魏博)土地荒漠化不仅是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非常严峻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据了解,中国荒漠化土地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7%,全国共有18个省区市受到荒漠化的危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200多亿元。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并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研究探索土地荒漠化治理新模式,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3年10月,国际节能环保协会(IEEPA)高层考察团在李军洋秘书长的引领下,走进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考察了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地,参观了国际生物质绿色低碳循环能源重点示范基地。这里曾经是广袤的大草原,然而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放牧、采矿等原因,沙化问题十分严重。国际节能环保协会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基础上成立了国际生物质绿色低碳循环能源重点示范基地,是我国第一个以治沙为目的,利用沙生灌木平茬废弃物,进行直燃式发电的示范项目。该项目引起国际组织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次考察团领导就包括了国务院参事室、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家能源局、工信部、农业部、环保部等有关职能司的主要领导。考察团的到来,极大提振了基地所在企业早日实现产业化治沙梦想的信心。

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通过租用农牧民荒沙地、雇佣农牧民种植沙生植物,收购农牧民灌木平茬废弃物,每年可发绿色电力约2亿度,惠及5000多户家庭,带动7000余农牧民人均年增收逾万元,个人收入平均提高60%左右。近年来,电厂共绿化了约36万亩沙地,建设了沙漠的“绿色煤田”,实现了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基地在防治全球荒漠化的作用和意义方面,也得到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赞赏。

热电厂还将发电排放的洁净烟气作用于螺旋藻的生产,替代传统养殖所用的碳酸氢钠和部分养料。实验证明,生物质烟气二氧化碳培养出的螺旋藻,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生产螺旋藻的传统方法是用小苏打,每生产一吨螺旋藻干粉需消耗8吨小苏打,而生产小苏打又是一个高耗能的过程。生物质能绿色低碳能源基地项目探索出一种新的生产螺旋藻方式,利用生物质发电产生的烟和灰,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一种低碳发展的模式,将逐步打造成为中国及亚太最高层次,最大规模的螺旋藻产业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基地,有了螺旋藻产业支撑,将扭转电厂持续亏损的局面。”李京陆介绍说。

通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国际生物质绿色低碳循环能源重点示范基地找到了一条沙漠低碳经济的产业化治沙之路:造林治沙——获得生物质——新能源发电——生产螺旋藻——产生利润——反哺沙区群众造林抚育——扩大生态建设和生物质能源产业规模。

国家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关锐捷巡视员,对此给出建议:“在螺旋藻养殖产业上,应积极找到更好的市场方案,促进螺旋藻产业的迅速扩张。而对于螺旋藻冬季停产的问题,应该在如何利用电厂的余热和螺旋藻养殖大棚的改进上解决保温问题,延长螺旋藻养殖周期,取得更大的经济价值。还应从最前端的治沙产业到末端的螺旋藻养殖上制定一套涵盖养殖、养护、运输等多方面的标准,建立一个标准化经济发展体制,从而带动更多的类似产业链稳定发展。”

相关阅读:

探访毛乌素治沙基地 国际组织与企业共建绿色低碳产业

探访毛乌素治沙基地 中国产业化治沙书写大漠传奇

中国约40%沙漠含水可治理 面临资金难题(图)

国际生物质绿色低碳能源示范基地打造沙漠"绿色煤田"

荒漠变绿洲 毛乌素沙地生物多样性增加(图)

破解产业化治沙亏损难题 国际组织助力实现治沙梦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