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IEEPA)李军洋秘书长带领的国际组织与政府部委考察团走进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探访了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地。(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魏博 拍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 魏博) 土地荒漠化不仅是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非常严峻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据了解,中国荒漠化土地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7%,全国共有18个省区市受到荒漠化的危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200多亿元。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并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研究探索土地荒漠化治理新模式,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3年10月,记者随国际节能环保协会(IEEPA)李军洋秘书长带领的国际组织与政府部委考察团走进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探访了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地。这里曾经是广袤的大草原,然而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放牧、采矿等原因,沙化问题十分严重。“五十年代风吹草低见牛羊,六十年代滥垦乱牧闹开荒,七十年代沙逼人退无处藏,八十年代人沙对峙互不让,九十年代人进沙退变了样。”这是乌审旗几十年治沙历程的真实写照。1984年,钱学森首次提出了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理念和沙草产业的构想,他认为,用100年时间来完成这个革命,沙漠地区可以创造上千亿元的产值。多年来,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在沙漠中实践着钱学森的沙草产业理论,用顽强的精神与沙漠进行不屈的抗争,创造了人进沙退、荒漠变绿洲的世界奇迹。
著名作家肖亦农在长篇报告文学《毛乌素绿色传奇》中曾对一位治沙英雄李京陆进行过浓墨重彩的描写。李京陆治沙在毛乌素是一个传奇,十多年来,他拖着一条幼时患小儿麻痹留下的残腿,在茫茫的大漠中开始了漫长的治沙之路。通过不断摸索,他总结了一套沙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在乌审旗成立了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实现了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这一创新模式引起了政府部门和环保机构的普遍关注,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示范项目”,国际节能环保协会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支持下,以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为基础,进行高层次设计和定位,建立了国际生物质绿色低碳循环能源重点示范基地。基地的建立,将极大的促进项目在国际国内资源的整合以及高效加快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即“两头”(治沙产业和螺旋藻培育产业)带动“一个产业”(生物质能源)发展,形成“碳循环经济”,最终将项目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示范效应的治沙及绿色能源生产和碳捕集利用的示范项目,进而形成一套全面的标准化区域低碳经济模式和符合国情的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路线图,为今后在国内外的大规模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政府部门和环保机构的重视,特别是正式签约国际组织的基地共建合作,极大提振了李京陆早日实现产业化治沙梦想的信心。此次毛乌素之行,记者有幸采访了这位治沙企业家,从他身上看到了智叟的慧心和愚公的恒心。
4万多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地是含水沙地,浅的地方往下挖2到3公分可看到湿沙。(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魏博 拍摄)
中国约40%沙漠含水可治理 面临资金难题
我国沙漠面积约170万平方公里,其中可治理的含水沙地、沙漠约占40%。内蒙古含水沙地、沙漠面积很大,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等都是全域含水的。而且沙有多高水有多高,浅的地方往下挖2到3公分可看到湿沙,即使在沙丘顶部,只需向下挖10到20公分,便可见到湿沙,这种条件对沙生植物种植生长是有利的。
李京陆认为,人们受传统思维的影响,以为治沙之路难于上青天,无异于愚公移山,但从自然条件和种植技术角度看,含水沙漠是完全可以得到治理的,这是提高我国沙地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治理沙漠最根本的难题在于经济问题,是资金投入不足。“去沙漠看看吧,当你一个人站在荒凉的沙漠思考时,很多问题就会想通了。”他意味深长地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