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这只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国内活跃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合同能源管理的基本机制是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通过节能改造、融资等服务,提高客户设备的能源效率或降低能源消费,继而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获利。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赵明等人介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基本合同类型有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其中节能效益分享型居于主流。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所作调查,工业项目是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主要分布领域,建筑领域的项目数量紧随其后,交通领域的项目数量则较少。从投资强度来看,工业领域项目每节约一吨标准煤需要投资2116元,建筑领域项目每节约一吨标准煤需投资2033元,交通领域项目每节约一吨标准煤需要投资4906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投资强度普遍在2000元~5000元/吨标准煤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多元化的节能减排项目并非全部都适用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目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主要有以下几条项目线:电机系统节能、锅炉及供热系统节能、余热余压利用、中央空调节能、绿色照明、窑炉节能、热泵技术应用、蓄能技术应用、能源监测管理、供电系统节能。其中,电机系统节能项目数量最多,余热余压利用项目贡献的节能量最大。
赵明等人同时指出,一批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但以前却乏人问津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十二五”时期将涌现,比如变频调速、干式TRT技术(高炉炉顶余压余热发电)、干熄焦技术、烧结机余热发电技术、转炉煤气高效回收利用技术、蓄热式燃烧技术、低热值高炉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CPP)、能源监测管理、高炉鼓风除湿节能技术等。同时,在“十二五”时期,交通领域的合同能源管理有望成为新的增长极。
相关链接
◆2010年与2005年相比,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从13亿元增加到290亿元,形成年节能能力从60多万吨标准煤增加到1300多万吨标准煤。“十一五”期间,节能服务产业拉动社会投资累计超过1800亿元。
◆2011年9月19日,宁夏电力公司所属宁夏节能服务公司与中卫大有冶金公司签订矿热炉低压短网无功补偿服务合同。这是宁夏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第一个节能项目,投运后可节约产品单位电耗3%以上。
关键词三:碳交易
一位美国农民可以通过不翻耕土地的免耕播种法,使碳储存在土壤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经纪人再将农民免耕减排的温室气体,集合在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出售给需要购买碳排放指标的企业。如此一来,农民既减少了翻耕成本,又获得了排放权交易的收入。这就是“碳交易”的一个微观呈现。
碳交易的基本机制是合同双方进行温室气体减排额交易,买方可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减排目标。因为二氧化碳是被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中的大头,故通称“碳交易”。
从世界层面来看,《京都议定书》规定了3种碳交易机制即清洁发展、排放贸易和联合履约,以帮助发达国家履行减排目标,允许企业之间和国家之间进行温室气体排放配额交易。此外,还有全球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市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排放权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到2012年,中国将输出500亿美元的排放权交易量。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都建立了全球排放权交易通道。
在国内,碳交易业务主要以自愿碳减排为主。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我国将从自愿减排碳交易入手,探索碳排放交易市场。目前,我国的碳交易发展依然面临重重挑战,明确碳交易概念、自愿减排的企业仍为少数,而在钢铁、化工、冶金、建筑等领域的一些碳排放大户更是很少参与碳交易。究其原因,在于国内对于碳交易的技术、政策、金融等多方面的支持力度尚待加强,仍需进一步完善围绕碳交易的核证、分配、监管等体系。
企业的碳交易意识不强也是一大限制因素。香港能源服务协会主席尹德川指出,从企业层面来讲,碳交易能够创造企业多元碳管理机会,既可以自己减量,也可以到市场上买排放权。同时可以提高企业碳资产管理能力,降低企业碳排放限制风险,有利于企业持续经营并创造碳资产商机。
对于碳交易及其他绿色经济创新模式及技术而言,实现“约束”与“激励”的同步到位无疑至关重要。“个体自发、零散的绿色经济行为影响往往有限,因而在宏观管理上大棒子一定要狠,胡萝卜一定要甜。”尹德川对记者说。
相关链接
◆11月13日,上海环交所完成了我国新建建筑领域首例碳交易,这也是我国首例按《中国自愿碳减排标准》进行的碳交易。
◆11月1日,全国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在浙江义乌启动。有10家企业签约认购了首批14.8万吨林业碳汇,每吨价格为18元,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自愿购买碳汇林。林业碳汇因操作成本低、效益好、易施行,或成碳交易市场突破口。记者 董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