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水期将导致生态问题恶化 可能引发洞庭湖鼠患
无可避免的生态隐忧
面对洞庭湖水域面积减少、湿地面积缩小的现状,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蒋勇显得忧心忡忡。“这里是各种候鸟越冬的重要场所,按这样的态势,我们今年可能会失去一次与候鸟邂逅的机会。”
长江枯水期间,生态问题再次引起了相关专家的重视。
去年年底,长江全面进入枯水期,沿江水位均低于近5年同期平均值,同一时间,各种珍惜水生动物死亡的消息频现报端。有关专家呼吁,加强对长江珍稀水生动物的保护。
湖北宜昌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中心主任刘灯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长江进入枯水期后,中华鲟等鱼类活动空间变小,被船舶水下击中的可能性增大,且生活垃圾对长江水体的污染加重,野生中华鲟生存状况令人忧心。
中科院水生所一位专家也介绍,随着长江生态环境的恶化,长江水运日益繁忙,近年来长江江豚数量锐减,而进入枯水期以后,长江水位偏低,航运船舶噪音增多,江豚的声呐系统易被干扰破坏,江豚的命运更加堪忧。
长江枯水还会对沿线的水域造成毁灭性打击。最直接的一个例子是,受枯水的影响,鄱阳湖一度由4000公顷的最大水域面积缩减到50公顷。
而去年年底,同为长江淡水湖的洞庭湖水位也创下历史同期新低。湖南岳阳市渔政站站长吴杰透露,东洞庭湖由于水位低,采食场遭到破坏,鱼的密度极小,捕捞量急剧减少,往年一户渔民一天可捕捞100公斤左右鱼虾,今年不到几公斤。“东洞庭湖现在很少能看到渔船,因为渔民出一次船,很可能连成本也捞不回。”他说。
面对洞庭湖水域面积减少、湿地面积缩小的现状,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蒋勇显得忧心忡忡。“这里是各种候鸟越冬的重要场所,按这样的态势,我们今年可能会失去一次与候鸟邂逅的机会。”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近来,有媒体报道称,洞庭湖今年还有发生鼠患的可能。
“如洞庭湖今年还会大规模爆发鼠患,与去年20亿只东方田鼠洞庭湖‘跑马圈地’相比,至少在数量上将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王克林认为:“洞庭湖鼠患虽由多种因素决定,但洞庭湖本身水位下降、洲滩裸露时间长,为田鼠的繁殖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这意味着,洞庭湖田鼠现在不仅有很好的繁殖环境,而且繁殖时间较往年相比,也将延长很多。
长江枯水争议
“长江上游干旱无雨,来水偏少是长江枯水的主要原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长江水利委员会坚持:长江水情历来与降水有直接关系,与三峡工程无关。
此前有媒体报道说,今年2月初,长江水位会跌破132年来的最低值。虽然在记者采访时,这个说法没有得到权威部门的认可。但有一个事实是,2006年,长江重庆段曾出现130多年来的最低水位。而2007年底直到目前枯水状况比去年更为严重。
2008年1月8日,长江水利网汉口水文站监测,当日该站水位为13.98米,是有水文记录142年以来,罕见的低水位。
“今年枯水期比去年提前了1个多月,12月的最低水位也提前了半个月到来。沙市、汉口、九江水位分别比近5年同期的平均值低0.42米、1.60米和2.03米。”长江航道局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与去年同期相比,位于长江中游的宜昌、沙市、监利、城陵矶、汉口等地的水位低了1米多。上游各支流水库、洞庭湖、鄱阳湖等水位均偏低,长江全线陷入“小河无水大河干”的窘境。
对于今年罕见的枯水期成因,长江航道部门认为,首先是降水量少于往年,上游来水少,形成了50年来最严重的秋旱。其次,三峡汛后进行了一次蓄水,2007年12月初下泄流量在5000立方米/秒,只有以前流量的一半。12月4日,中游船舶搁浅严重。经过双方的协商,三峡增加下泄流量约200立方米/秒,但对改变中游枯水现状的作用有限。
“长江上游干旱无雨,来水偏少是长江枯水的主要原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长江水利委员会表示,长江水情历来与降水有直接关系,与三峡工程无关。(来源:长江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