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体爆出,金融领域正在考虑建立一个大部门,这种说法得到了中央政策研究室相关人士的证实。而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的“大部门制”概念将成为2008中国改革重点,另外,中编办机关事务管理局一负责人向媒体透露,“大部制”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2008年3月份“人大”会之后,就可以跟大家见面。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将掀起改革大潮,“大部门”时代也将随之开启。而众多专家建议,这一改革方向应是构建“公共行政体制”。
行政部门冗杂之累
中国行政部门职能重叠、多头管理一直深受诟病。
据了解,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目前共有组成部门28个,特设机构1个、直属机构18个、办事机构4个、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0个、直属事业单位14个,另外还有100多个议事协调机构。而同样的统计数字英国、法国都是18个,美国15个,日本则只有1府12省厅。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务院部门之间有80多项职责交叉,仅建设部就与发改委、交通部、水利部、铁道部、国土资源部等24个部门存在职责交叉。
现实是,长期存在的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和多头管理问题,已经造成了国家经济社会战略管理的困难,导致宏观调控的效果滞后与失灵,影响了国家整体利益的实现,致使行政成本居高不下和严重的资源浪费等等问题。在部门数量如此冗杂的情况下是随之带来的“有利益时大家抢,负责任时大家推”的局面。
当前煤炭行业“九龙治煤”的现状可以折射出冗杂之累。如国有煤炭企业负责人由国资委或组织部管,社保劳资由劳动保障部门管,财务上由财政部门管,资源由国土资源部门管理,安全监察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管理等等。“由此而生多种煤炭痼疾如安全生产,小煤矿屡禁不绝等,这也是呼吁要建立统一的管理部门‘煤炭部’的原因。”一业内人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而按照“大部门制”的概念,在能源领域,不仅仅是设置一个煤炭部,而是建立统揽能源问题的大部门——能源部。此前有报道称,在《能源法》即将出台的背景下,建立一个统一的能源主管部门已成共识。
大部门时代俨然已经开启。
胡锦涛在去年10月的十七大报告上提到,将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大能源部、大运输部、大环境部,是社会呼声比较大的,也是现实条件相对比较成熟的,可以最先列入改革日程。
立足公共性?
什么是大部门体制?
按照业内专家的提法,即,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它的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一些政治学者认为,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构建“公共行政体制”,强化政府权力的公共性。中共十七大报告的上述表述,即是对“公共行政体制”的全面定位。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马庆钰也认为,“行政管理”的概念,缺乏对政府权力公共性的认定,只是政府管理的传统阶段。行政管理的概念偏重于政府对人民自上而下的管制,缺乏对公民参与权和监督权的界定,因此,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目标应该是建立“公共行政体制”。
“从形式上看,‘大部门制’是合并和调整政府机构,可以预计的是部级单位的合并和人员的缩减,但从更深层意义上理解,它是社会大转型中政府保障服务性功能突出、行政色彩淡化的必然选择。”一业内人士表示,这一转变意味着,政府职能将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己任,意味着政府官员行政理念和行为的根本转型,更意味着公众对政府决策的参与和监督。显然,这一改变将使政府权力得以规范、回归公共服务,当然也就更加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需要。
一业内人士进一步提出,称“大部门体制”需要“大作为、小权力”,即在强化责任、强化服务上要“大”,凡是关系老百姓利益的事都要有作为;在权力和利益上要“小”,凡是不利于老百姓利益的事都要少之又少。( 严娟娟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