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专家:我国尚无一行业真正被外企垄断 中石化中石油补贴惹争议 -百姓可通过银行买英国股票 首只券商QDII获批 额度约50亿美元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工资性收入成新亮点 猪肉批发价连续10周上涨 -151家央企上缴红利分类名单出炉 (名单) 须在申报后5个月内交清 -地产股五日蒸发市值1500亿 六成跌幅超大盘 中石油报收跌破30元 -明年电煤价格上涨10%成定局 五大电企签订电煤合同 电价上调? -84种粮食产品出口退税取消 遏制食品涨价 -中国拟减少财政赤字防股市产生大的波动 创业板望明年上半年推 -中国跻身世界高铁俱乐部 鸟巢等北京3建筑入选时代十大建筑奇迹 -08年最被20家主流券商看好的62只金股(名单) 圈定5大龙头行业
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环保制度建设比"风暴"更艰辛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2 月 1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在环保复位的过程中,“风暴”是必须的,因为它的强势,才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中重新建立环保的权威;但“风暴”再强,也还是传统的行政手段,没有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而且过于依赖各级执行者的个人意志

近年来,媒体把环保总局的执法行动称作“风暴”。这个名字很浪漫。但现实却是一场没有丝毫浪漫色彩的、漫长而艰辛的拉锯战。每一次,“风暴”都跟在突发事件和被动形势后面“亡羊补牢”;每一次,“风暴”都未能如愿变成常规性制度固定下来;每一次,“风暴”能改变的都远远不如人们期待的多。是该告别“风暴”寻找新路的时候了。

什么是新路?制度建设。在环保复位的过程中,“风暴”是必须的,因为它的强势,才能够在错综复杂的利益格局中重新建立环保的权威;但“风暴”再强,也还是传统的行政手段,没有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而且过于依赖各级执行者的个人意志。我们需要的是更长久、更富全局性的解决方案。

制度建设比“风暴”更为艰辛。在“花瓶”和“令箭”之间,在不同部门、地方和行业的利益冲突之间,在人们过高的期望和可能不那么完美的结果之间,亦有夭折的可能。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除了环境指标的考核问责制度未到位外,从经济上讲,还缺乏一套激励各级政府和企业长期有效配置环境资源的机制。温家宝总理指出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实现“历史性转变”,即“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必要的行政办法”指的便是“区域限批”这类手段,而经济手段则指的是全新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之所以重要,就因为它是国际社会迄今为止,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最能形成长效机制的办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经济政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

我国目前环境经济手段很少,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政策体系。原因之一是没算好两笔账。一笔是照目前高能耗、高污染的模式发展下去,我国重化工业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大?还将付出多少环境资源代价?第二笔是实行了环境经济新政策后,我国的GDP增长速度要下降多少?政策实施和增长模式转型成本到底有多大?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能否承受得起?算不清这两笔账,决策起来就少了些科学依据。

构架绿色理念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以绿色为导向的市场、社会和政府将构成绿色责任、绿色参与、绿色行政的有机主体,将构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巨大合力。惟其如此,“绿色中国”才有望实现。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本报记者 孙秀艳 整理

来源: 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环保总局潘岳:告别环保风暴 推行环境经济新政
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规划环评主要阻力于来自利益冲突
潘岳:环保行政手段已用到极限 必然催生新政策
潘岳:环保要告别“风暴” 中国需建起“生态文明”
潘岳:用经济政策解决环保问题
潘岳:环评执法长期效果有限 须制订环境经济政策
潘岳:曾被地方环保局长大骂半小时 环境执法亟须垂直
潘岳:四次环保风暴已成云烟 环保新政尚有"七剑"
个别外企环境违法问题已引起重视 潘岳:制度建设比"风暴"更艰辛
图片新闻:
福布斯评全球20个人口稠密城市:深圳、上海、北京等5城市上榜
中国冰川面积5年来缩小7.4% 伊犁河流域等萎缩比例超18%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20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大全/ 考研资讯大全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08年走向 解读
· 亚太总裁与省市长大会/全球外包大会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 07年上半年各省市GDP
·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报告2007蓝皮书
· 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