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
11月14日,国家环保总局在河南郑州召开了全国河流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让河流休养生息,对全国河流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会议期间,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
记者:当前全国各地正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您来主持召开全国河流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有怎样的感受和认识?
周生贤: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环境保护摆上了重要的战略位置。报告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前进中面临的首要困难和问题,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体现了环境优先的发展战略,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的更高要求,把环境问题作为国家对外关系的新内容。这一切都充分表明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真正进入了国家经济社会生活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中国环保事业迎来了空前难得的历史机遇。
在这个时刻召开全国河流污染防治会议,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把环境保护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行动,全力推进历史性转变;要继续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总体思路,将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把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记者:去年全国第六次环保大会以来,环保总局将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将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请问目前我国水污染防治还面临哪些困难和问题?
周生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将其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近年来,我们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依法关闭、淘汰了一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小企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削减水污染负荷,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加大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治理和保护,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大江大河已经不堪重负,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污染状况相当严重。2006年,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国家监测的744个断面中,劣V类的近1/3,重点流域超过40%的断面水质未达到治理要求,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二是水污染治理仍然滞后,工业点源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农业与农村面源污染相互交织、相互叠加,构成复合型污染。三是水环境安全存在隐患。据统计,全国2万多家化工企业中,位于长江沿岸的有近万家,黄河沿岸的近3800家。一旦出现生产事故,有可能引发大范围水污染事件。四是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五是水生态遭到破坏。
记者:从松花江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到全国湖泊污染防治工作会,再到此次的河流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环保总局提出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如何理解其意义和内涵?
周生贤: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是综合运用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指导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体现,是保障人类文明繁衍生息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国家环境安全的迫切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有效途径。
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旨在通过人文关怀,恢复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环境基础。具体讲,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以水环境容量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分区制定实施相应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就是要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根本出发点,正确处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就是要实行最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大治理水环境的力度。
记者:请谈谈新形势下河流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和原则。
周生贤:从长远看,做好河流污染防治工作,就是要恢复河流流域山清水秀的自然面貌,维护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确保全流域江河安澜。近期的目标,是到2008年年底前,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污染指标达标率达到100%;到2010年年底前,跨省界断面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达到规划目标要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主要水污染物COD排放总量比2005年削减10%以上,水环境监管及水污染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增强。
做好河流污染防治工作,要牢牢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环境优先。把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容量作为确定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基础和前提,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优化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将环保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约束性、指导性规划。
二是健康第一。切实把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维护群众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把饮用水源保护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切实抓紧抓好。建立健全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尽快解决农村用水难的问题。
三是界面考核。将主要出境断面指标作为考核区域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的重要内容,将断面水质考评情况与奖惩、领导干部的政绩挂钩。将跨界水质目标和污染减排指标相结合,以水质改善状况检验污染减排成效。
四是系统管理。统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优先保证生活用水,合理安排生产用水,切实保证必要的生态用水。采取生态系统管理的方式治理水污染,统筹考虑江河上、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兼顾干流和支流的污染防治,实行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等综合性措施。(武卫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