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全文)

2011年04月08日14:4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中国企业 企业经营者 企业家 资本市场 企业融资

一、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的现状

近年来,资金紧张已经逐渐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近三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成的企业家认为“资金紧张”是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排在所有十六个选项的前五位。此外,2003年~2010年的调查也发现,四成左右的企业家认为资金“紧张”(见表23。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外部的融资来源显得非常重要。外部的融资来源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方式,一种是以发行股票、引入私募股权投资、发行债券等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方式。同时,在中国还存在以民间借贷为代表的非正规融资渠道。

 

2  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

 

2010

2009

2008

人工成本上升

72.5

57.9

72.2

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

56.0

48.5

77.8

缺乏人才

47.8

46.2

41.8

社保、税费负担过重

47.3

资金紧张

42.1

46.9

57.2

整个行业产能过剩

26.9

37.1

缺乏创新能力

24.6

27.1

29.4

资源、环境约束较大

18.1

17.2

19.4

遭受侵权等不正当竞争

11.5

11.5

10.5

国内需求不足

10.6

23.7

19.6

行业发展前景不明

9.8

15.5

14.3

企业领导人发展动力不足

9.2

12.9

10.8

出口需求不足

7.7

21.8

地方政府干预较多

6.8

9.1

7.2

企业冗员安排困难

6.6

8.1

缺乏投资机会

4.9

4.8

 

注:“—”表示当年调查未涉及此项。以下同。

 

3  企业的资金情况(%

 

宽裕

正常

紧张

2010

7.9

55.1

37.0

2009

7.9

50.8

41.3

2008

4.1

39.4

56.5

2007

6.2

49.8

44.0

2006

5.7

45.8

48.5

2005

5.3

40.2

54.5

2004

5.4

37.3

57.3

2003

8.3

43.4

48.3

  

(一)企业融资情况

1、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是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

当问及“企业过去三年已实施的重大融资方式”时,调查结果显示,73.5%的企业选择了“长期银行贷款”,55.3%选择了“民间借贷”[2]14.9%选择了“银团贷款”,10.5%选择了“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见表4。调查表明,整体来看,企业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是企业获取经营发展过程中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通过股票市场募集资金和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的企业比重并不是很多。这可能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目前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门槛还是相对比较高的,例如要求企业的经营达到一定规模和一定盈利能力、运作比较规范等等;二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都还有所不足,限制了企业选择股权融资方式组合进行融资。

 

4  企业过去三年已实施的重大融资方式(%

 

总体

长期银行贷款

73.5

民间借贷

55.3

银团贷款

14.9

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

10.5

发行短期融资券

3.0

上市

2.9

已上市公司增发股票

1.7

发行可转债

1.7

 

 

2、大型企业融资方式更加多元化,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从不同规模来看,大型企业过去三年的融资方式比较多元化,主要有:“长期银行贷款”(82.4%)、“民间借贷”(19.2%)、“银团贷款”(16.5%)、“上市”(16.1%)、“发行短期融资券”(12.9%)、“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12.2%)、“已上市公司增发股票”(11%)等;而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长期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选择民间借贷的比重相对较高,分别为48.3%67.8%(见表5

 

 

5  企业过去三年已实施的重大融资方式(按规模分,%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长期银行贷款

82.4

78.4

67.7

民间借贷

19.2

48.3

67.8

银团贷款

16.5

15.7

14.0

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

12.2

11.8

9.0

发行短期融资券

12.9

2.4

1.7

上市

16.1

2.7

0.7

已上市公司增发股票

11.0

1.3

0.5

发行可转债

6.3

1.2

1.5

 

 

3民营企业大都运用商业信用等民间借贷方式进行融资

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差别很大。其中,国有独资企业选择“长期银行贷款”、“上市”和“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比重分别为80.2%8.2%12.6%,要高于非国有独资企业,而选择“民间借贷”、“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4.2%6%,要低于非国有独资企业(见表6

国有控股公司和中央直属企业选择“长期银行贷款”、“上市”和“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比重为83.7%9.8%10.7%,要高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而选择“民间借贷”、“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6.1%7.7%,要低于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见表6 

6  企业过去三年已实施的重大融资方式(按经济类型分,%

 

国有独资企业

非国有独资企业

国有控股公司和

中央直属企业

民营企业和

家族企业

长期银行贷款

80.2

73.0

83.7

71.8

民间借贷

24.2

57.4

26.1

62.3

银团贷款

17.6

14.8

16.3

14.5

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

6.0

10.8

7.7

10.4

发行短期融资券

12.6

2.4

10.7

1.6

上市

8.2

2.5

9.8

1.3

已上市公司增发股票

5.5

1.5

5.3

0.9

发行可转债

3.3

1.7

4.7

1.1

 

调查表明,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长期银行贷款中得到较充足的资金,也会更多地通过参与资本市场的方式进行融资,再加上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规范比较严格,因此国有企业对民间借贷的依赖程度较低。民营企业则有所不同,一方面,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然需要银行资金的支持,调查发现,过去三年有七成以上(71.8%)的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选择长期银行贷款进行融资;另一方面,尽管民间金融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规范之处和较大的风险,但由于银行体系对民营企业在信贷方面的较高要求和资本市场的高门槛特征,使得民间金融在满足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方面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调查发现,过去三年有近三分之二(62.3%)的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的形式进行融资。

此外,调查发现,不同地区企业过去三年已实施的重大融资没有明显差异,不同行业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差别也不大,基本上都集中在“长期银行贷款”、“民间借贷”、“银团贷款”、“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等几种方式上。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其他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选择“上市”12.5%和“引入私募股权/风险投资”27.5%的比重相对较高;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选择“上市”的比重相对较高,为10.9%;选择“民间借贷”方式比重较高的行业主要有:农林牧渔业6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60%,而选择“民间借贷”方式较少的行业主要有采矿业31.6%、住宿和餐饮业38.1%(见表7

 

7  企业过去三年已实施的重大融资方式(按地区和行业分,%

 

上市

引入私募股权/

风险投资

发行短期

融资券

已上市

公司

增发股票

长期

银行贷款

银团贷款

发行

可转债

民间借贷

东部地区企业

3.0

9.4

2.9

1.6

75.5

15.7

1.7

51.1

中部地区企业

2.2

13.1

3.7

2.1

71.6

15.2

2.1

63.2

西部地区企业

3.0

9.0

2.6

1.9

71.2

12.9

1.1

58.6

东北地区企业

3.6

14.4

1.8

1.2

67.1

12.0

3.0

55.7

农林牧渔业

 

8.0

1.3

 

66.7

16.0

4.0

64.0

采矿业

2.6

10.5

18.4

7.9

86.8

13.2

5.3

31.6

制造业

2.5

10.1

2.8

1.8

73.5

15.3

1.5

55.6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5

6.8

6.8

 

79.5

18.2

4.5

47.7

建筑业

7.2

15.2

3.2

1.6

73.6

9.6

1.6

59.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0.9

5.5

1.8

1.8

60.0

16.4

5.5

52.7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2.5

27.5

 

2.5

45.0

15.0

 

60.0

批发和零售业

2.0

7.1

1.5

1.5

77.0

10.7

1.5

56.6

住宿和餐饮业

 

9.5

 

 

76.2

19.0

 

38.1

房地产业

 

16.7

4.9

1.0

83.3

20.6

 

57.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2

4.2

 

58.3

16.7

 

58.3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