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舆论
强调重组不是“被吞并”
我们现在是彻底想通了,并且接受了重组。所以对于外界传言的‘国进民退’,山钢‘吞并’日钢,这种说法我们是不赞同的。
“对重组一开始我们确实有抗拒心。”廖海亭直言,“谁也不愿意把一手创办起来的基业交给别人。”
廖海亭身材高大,精神矍铄,年过六旬的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和记者交谈时,肢体语言丰富。
不过随后他话锋急转,“我们现在是彻底想通了,并且接受了重组。对于外界传言的‘国进民退’,山钢‘吞并’日钢,这种说法我们是不赞同的。”
廖海亭表示,后来各方领导,包括山东省副省长都亲自来和他们沟通,阐明重组意义和国家政策,所以最后“想通了”。“钢铁这个事,不是某一个企业的事情,既然国家‘钢铁产业振兴规划’,指明了钢铁产业要向沿海转移、淘汰落后、鼓励兼并重组,日钢作为中国企业,还是要服从国家利益和宏观调控吧。”
9月7日,在签订重组协议的第二天,杜双华召开了日钢内部管理人员会议,在会议上对“想通了”一说,做了更为详细的阐述。
记者获得的一份杜双华的讲话录音整理稿显示,杜双华表示:“坦白地讲,单纯的重组我是不情愿的,谁也不愿意基业让别人来管理,但是为建设精品钢基地而必须实施重组……我们自己建不成大钢企,是我们的能力不足,如果再因为我们而阻碍了大钢企建设,那就是我们心态不正,所以我同意了这次资产重组与合作协议。”
对于外界继续纷传的“国进民退”说、“吞并”说,以及一边倒的倾向于同情日钢的舆论,日钢并不“领情”。“都已经重组完毕了,再说这些有什么用呢?只会给重组和我们正常工作的开展带来不便。”日钢一名高层管理人员对记者表示,“我们现在希望的就是安安稳稳渡过这个过渡期,顺利完成重组。”
受益于重组
“被停项目”起死回生
廖海亭透露一些项目因“先上车再买票”被叫停。重组之后之前存在的问题已迎刃而解。
廖海亭表示,对于山东钢铁以及省政府同意给日照钢铁留出3-5年的过渡期,日照钢铁现在的领导团队十分满意。“如果不给过渡期,一来山东钢铁突然接手,很多不熟悉的地方难免会出问题。万一出了通钢那样的事情怎么办?重组也是吸取了通钢的经验教训的,首要就是保稳定、保安全;二来,日照钢铁在这三五年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我们是有信心保持盈利的,这也算是给了我们一个补偿。”
此外,廖海亭也透露了最终接受重组的另一个原因。“民营企业在建设初期大干快上,确实存在违规操作的地方。”廖海亭说的“违规”,主要是指一些项目“先上车再买票”。
据了解,这些违规操作内容包括日钢此前部分工厂用地以租代征、部分项目尚未立项或未获得环保批复。其中就包括了6月份被国家环保部紧急叫停的日钢“热轧板带配套技改项目”。这一项目被叫停原因是“未得到环保批复仓促上马”,日钢为此项目投资达78亿元,是该厂的核心产能。
一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这些现象在钢铁行业内很常见,但“这种问题没人查是一回事,一旦较真查起来又是另一回事”。而通过重组,日钢一次性把所有“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了。
重组之后,之前存在的问题已迎刃而解。廖海亭告诉记者,上述“热轧板带配套技改项目”现已被纳入产能2000万吨的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之列,因此将继续生产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