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孩子摔了,你们负责吗?——
多少学校不得不“安全当头,足球靠边”
“我家孙女手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学校难道不负责?啊?”暴怒的咆哮过后,一阵噼里啪啦摔东西的声音。这一幕发生在宝应泰山小学的校长室,该校的女足队伍已经连续几年获得了县长杯冠军。然而,太多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踢球了。为成绩计,为安全计。记者正好就碰到了这一幕:例行跑操,小孩不小心摔倒,手腕似乎出了问题。老师手忙脚乱送孩子去医院,而家长们,则来到校长室讨要说法。一阵大吵。
泰山小学的女足教练徐岭对记者说:“我们搞足球困难,第一,没时间,只能利用放学后的一个小时,这样还是被看做耽误了很多孩子‘回家学习’的时间。足球是个长期练习才能出效果的项目,不练怎么能提高?第二,就是安全。不解释了。谁不愿意把中国足球搞上去啊?谁不愿意从小就将苗子带好啊?但真的,很难。”
在实验小学的体育办公室,体育老师们也持同样的看法。“那些家长有多少愿意让孩子踢球的?孩子们那么娇贵,踢球多苦啊,多花时间啊,还不安全。”实小是宝应众小学中足球项目标杆,老教练吴磐享誉县内,是足球界和教育界的楷模。平心而论,目前实小的足球运动开展依然非常不错,但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
当记者赶到另一所足球项目传统学校桃园小学时,好几个班级的孩子正在上体育课,但足球场亦无人踢球。邵校长对记者说:“足球我们一直都没停,搞足球的老师们下了很大功夫,但阻力确实大。孩子学业压力重,又经常磕磕碰碰,不仅仅是家长,就连有些班主任都反对孩子踢球。”
放学了,三所小学大门口的景象出奇一致——黑压压,挤满了接孩子的家长,他们的眼里满是关爱。孩子,是他们的命根和希望。足球?不是。
来自基层教练的声音
“应试教育和足球,绝对不兼容”
一个小朋友看到记者的镜头,朝着记者笑。于是,记者和他产生了如下对话:
“小弟弟,跟哥哥聊聊好吗。你喜欢足球吗?”
“喜欢!”
“经常踢吗?”
“不。”
“为什么呢?”“……”还未回答,他已经被同伴拉走了。但,这个问题似乎也不用回答了。早已有了答案!
没有出路,何以踢球?
那些从小练球的孩子,若踢不上职业队,他们的出路在哪里?
这个问题,也是最让郭锡春感到痛心的。郭锡春是宝应县输送到省中心体校足球队的第一人,二十年来,他对于宝应足球的推动和发展,付出了太多心血。
“高考指挥棒不改,高校招生的政策不深入改革,孩子踢球,没有出路。”郭锡春向记者举例:“人家日本足球为什么现在发展那么好?他们对青少年是如何培养的?在日本,根本就不用考虑出路问题,人家的政策鼓励踢球。而我们的应试教育,根本和校园足球不兼容。要到了大学,才能安心踢球。可是人到了大学,还有什么可塑性?”
“现在我们基层足球,什么都缺。没教练没资金没政策,三无。孩子出路也难。试想,如果每个从小踢球的孩子,最后都能上大学受教育,家长们肯定趋之若鹜。高校特招是个口子,但保障运动员的权益,这个口子应该继续放宽。当然,我手下的孩子,文化课绝对不能放松。”郭锡春说。
郭锡春带的87、88年龄段的县队球员,后来很多都上了大学,不少是文化课和高水平双优,南大、南航、南理工都有。在小学的时候,他为了孩子们以后的出路考虑,就不放松对孩子们的文化课要求。踢球、上课,两手抓,“落下”的课,一定要补回来。那时候请名师给孩子们补课,郭锡春毫不含糊。“一节课50块,在那个年代真不算少了。我都是自掏腰包。”郭锡春说。
而那批球员谈到郭教练,同样心怀感恩。在张凯的记忆里,郭教练对孩子们就像父亲对儿子一样,严苛却充满慈爱。“大肚子一挺,码表一戴——我们就知道,完了,又要跑10圈了!”说到郭教练,张凯忍不住笑了起来:“风雨过后是彩虹。一般训练课一完,他自掏腰包,给我们买水喝。出去打比赛赢了,请大家吃顿好的,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