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大家”们会为用“来”还是“去”争得不亦乐乎
邓康延:那些不管是从日本、欧美留学的,还是从私塾里面熏陶大的文化学者们,他们都非常重视小学教育,像蔡元培、胡适这样的人都来参与制定这个国文教科书。出版社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聘用一流的学者来研究这些教材,每一课就那么寥寥一二十个字,但他们都要反复地考量,一方面怎么让课文更具有汉字的美感,另一方面能照顾到孩子的兴趣。比如有一篇课文,大家就因为用“来来来,来上课”好,还是“去去去,去上课”好,争得不亦乐乎;因为“来”字笔画多,“去”字简单点,但是不够亲切,最后选的还是“来”。
现在想要编出优秀的教材,一个是看你够不够重视编选者的素质,能聘一流的人去做这些文章;另一个还要看你是不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孩子们的心态,现在的孩子喜欢的渴望的究竟是什么;毕竟现在的孩子面对电脑、电视、手机等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所以我觉得除了一些常识、信仰恒久不变,更应该研究孩子们的心理,把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新的物质世界交汇起来。
叶圣陶他们当年是把这个当成事业来做,不是作秀
马相武:请“大家”去编书,形式上这么做一点都不困难,难的是“大家”能不能真正为书作出贡献,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这些书的操作?我觉得要做到他们当年那个地步很难。
那个时代叶圣陶他们是把这个当成事业来做的,真的是全身心投入,不是作秀,不是一个完全的商业行为;而现在基本上就是一个“挂名”,利用“大家”的名声,目的是为了引起家长老师的关注。现在“大家”参与进来能不能产生相当于那个时代的教材,我表示怀疑。
再一个,不仅要看是不是大家,还要看他们的教学理念是不是先进。比如叶圣陶,他不仅仅是大家,他的教育理念在当时也是最先进的。那个时代,中西文化教育在开放的氛围中互相冲撞,吸收交流,没有一道很明显的界沟,所以能产生这样一种教材。
不过,从教科书到教辅书,从旧教材中获得某些启发、得到某些思路,沿着这种方向做一些改良,是完全可以的。